华德福教育之十二感官

标签:
十二感官华德福教育教育 |
分类: 幼儿教育之道 |
华德福教育中对孩子的各种感觉进行了系统性综合归纳,对培养“全人”起到指导作用。各位家长当细读之,以了解如何让自己孩子的各种感官恰当发展。
http://s11/mw690/003OrV2kgy6F3UMIevwba&690
十二种感觉
精神意味着更高的“我”,长大意味着用更高的“我”来管理自己的身体、控制自己的行动。
“我”通过感觉来强健,传统的五种感觉:嗅觉、视觉、味觉、听觉、触觉是身体的感觉,华德福所讲的十二种感觉包含精神的层面,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对自己身体的感觉,包括触摸感、生命感、律动感、平衡感;二是中级的感觉,是对外界环境和世界的感觉,与感受相联系,感受周围的人、自然、环境,包括嗅觉、味觉、视觉、温暖感;三是高级感觉,社会、社交型感觉,和思考有关,用来感知人类社会,感受他者,包括听觉、语言感觉、思想感觉、自我感觉。
⑴触摸感:我们用我们身体的一个器官――皮肤来感觉。闭上眼睛,通过皮肤抚摸自己,会有一种“关心”(生命感)、平滑(律动感)、温暖(温度感)、界限、分立(自我感觉)的感觉,所有的感觉都是各种感觉的综合反映,“我”在这里,连接的同时又有分离,有和外在产生连接的渴望,又有对外在进入时的抗拒。
还未学会走路的孩子与人交流的方式是伸出双手请求大人搂抱,跟自己交流的方式是摸自己的身体或吃自己的手指。如果孩子在早期缺乏跟父母直接接触(拥抱,抚摸,按摩),不但会影响到孩子的触感发展,更会影响到跟父母的沟通,会让孩子缺乏安全感。学龄前的孩子是通过触感来认识了解大自然和这个世界的。碰到他们熟悉和喜欢的东西就会抓住不放,对不熟悉的一些东西感兴趣,一定是这些东西给他们的感觉很好,而不是因为他知道这些东西的用途很好或很好吃。很多父母不经意地忽视了孩子这些微妙的需求,用“不许动”来打发孩子的好奇心,甚至用更粗暴地方式对待孩子这种天性。三岁之后的孩子,触感的需求发展表现出强烈参与生活的愿望,那就是大人做什么事,小孩都要模仿去做,比如一般的家庭日常生活活动,洗碗、做饭、扫地、接电话等等,这时就要更要注意去引导他。
触感不是一种单一孤立的感觉,而是一种感觉的有机体,是最早发展出的“我”和世界分离的界限。“我”的最早的发展。它和生命感,温暖感联系紧密。触摸,有积极的、温柔的,它能让孩子感受到被爱和被关怀,帮助孩子感受自我,找到自我,被爱和被关怀的孩子才能找到自我;
触摸,有消极的、强烈的、让人害怕的、疼痛的,包括肢体虐待、体罚。孩子与周围世界发生的一切是敞开,周遭发生的一切都会被吸收,影响他们的身体构造,对于小孩第一要务是保护他们,使他们处于安全的环境。
⑵生命感:与触感相联系,生命感是一种对自我感觉良好的感觉,一个人通过他在整个身体里的生命感就能感受自己身体的生命状态、平衡和自己身体各部分的合作。生命感告诉你什么时候累了,疲倦了,感受到自己的状态是好还是不好;生命感告诉你:哪些是关心的?哪些是不友好的?哪些是沮丧的?生命感让你学会聆听自己的身体,了解身体的疲倦或不舒服。生命感的存在很多时候是无意识的。除非身体哪里不对劲了。如身体某部位生病了,这时候生命感就很灵敏,一旦生命受到威胁,人就会发出求救信号;人在临死前能感到自己生命将要结束,这是生命感的本能反应。如果人的生命感发展得不好,在身体某部位有问题的时候就可能不会做出正确反应,往往导致病情被延误。生命感也是生命体内部自我平衡的载体,任何形式的失衡都能感觉到并做出协调。如跌伤的疼痛、受到打击的痛苦、心情的波动等都能反映到思考从而影响到思想感觉。http://s3/mw690/003OrV2kgy6F3UXMbTk02&690
触感和生命感与母亲紧密联系,现代的问题是童年太早,孩子过早地离开了母亲,触感和生命感没有被充分滋润。我们要做到的首先是保护孩子,其次是发展孩子的最初感觉,再次是治疗被伤害的孩子。
⑶律动感、平衡感紧密联系,平衡感又与重力相联系,平衡感与地球中心相链接,与听觉是同一个器官。要为孩子提供可以爬树、爬墙的环境,发展孩子的运动感和平衡感。由于现代社会处于权利时代,所有人可以起诉所有人,出于安全考虑幼儿园一般不允许孩子爬树、爬墙,虽然澳大利亚华德福幼儿园与家长有很好的沟通,允许孩子爬树、爬墙,但政府已经出面限制华德福幼儿园的做法,所以孩子爬树、爬墙的情况越来越少,这会割断孩子与大地的联系。
⑷嗅觉,直接与情绪相关,唤起对往事回忆,人工化的气味会污染孩子的嗅觉。
⑸味觉,什么是健康的味觉呢?意味着知道要吃些什么才能有健康的身体。而现代人的问题是吃进嘴的食物只以满足舌头上的味蕾为已任,没有考虑到身体的接收。应该给幼儿吃简单的食物,品尝食物的本味。味精在某些西方国家已被立法禁止,会导致各种各样的癌症,亚洲国家的任何餐馆的每一样菜都放太多的味精,不知是不是文化的原因,给孩子的食物中不应放味精。
⑹视觉,婴儿出生不久就能睁开眼看东西了。但他只是看,并不能进一步意识到这个世界的存在,也不能透过眼睛参与这个世界。一般长到六个月大之后,才真正的参与世界活动。要帮助孩子发展视觉能力,就得丰富孩子目前的以及成年之后的生活。大自然就是艺术家,大自然的优美视觉感官印象能给人带来和谐与艺术的感受。如果能把儿童引进这种艺术杰作中,深入内心去体会,对儿童的视觉成长将会有极大帮助。现代工业社会的电视和电脑屏幕的快速闪烁的画面对孩子的视觉非常不利,它会让孩子视力迅速发展成熟,容易导致弱视和近视。
⑺温暖感,与生命感相联系,缺失会导致内在世界的冷漠。
⑻听觉,听到声音并且理解,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有听觉,能听到声音,通过声音进入更高层次的理解。各种汽车、广告这些喧闹的声音对孩子是有害(公园里让我们见惯不惊的游乐设施所发出的噪音实际在伤害着孩子,孩子喜欢的并不一定不是对他们有害的),作为成人要有清晰的发音,如果声音不清晰,就不能给她清晰的感受,要使用有想象力的语言,是“人”的声音而不是从CD、录音机、电视里发出的声音。
对小孩不要不断的催促做某事,不要大声责骂,不断催促会使孩子失去平衡点,孩子是活在当下,不要让孩子为了结果而做事。内心平静在功利社会的现实很艰难,需要成人做出选择。
华德福背后的理念是通过这十二种感觉感受世界,0-7岁以第一层次的感觉为主,它们是最基本的感觉。人生的头七年非常重要,所有的教育和体验伴随一生,童年要把这四种感觉发展起来,其它的感觉才能逐渐发展。第三层次的高级感觉在高中、大学阶段逐渐成熟,但到了一定年龄并不意味着自我就随之得到构建,也可能受到破坏,即使成人也可能无良好的自我感觉。
触摸感→自我感觉;
生命感→思想感觉;
律动感→语言感觉;
平衡感→听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