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阅读教学(23):网络直播课《鲁滨逊漂流记(节选)》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2020-04-02 22:11:21)
标签:

鲁宾逊漂流记

反思

分类: 阅读教学

 

核心目标:借助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感受经典文学形象的魅力。

单元语文要素: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

 

板块一:品读情节 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落实课后题:鲁滨逊克服了哪些困难?

子问题:鲁滨逊遇到了哪些困难?如何克服的?

我觉得鲁滨逊是一个__________的人。(这个环节没给答案,是开放的)

预设:

勇敢、智慧、积极乐观、勤劳、不轻言放弃、

不屈服、热爱生活、知足安命……

学生课堂生成的回答:

1.爱动脑,热爱生命,就地取材,未雨绸缪

2.生存能力极强,乐观向上,豁达

3.有毅力,不畏艰险,坚持不懈

4.会往好处想,积极乐观,懂得安慰自己,有勇气,积极向上,沉着冷静,坦然面对困难,心平气和,知足安乐,有条理,坦然面对现实

小结:鲁滨逊的人物特点  

积极乐观,了不起,伟大……

反思:

 填空方式很机械,把人物概念化了,把人物的情绪表现概括为他是什么样的人太片面,也和自己的设计初衷——感受人物性格的多面性相违背。

 调整:从这个情节中你感受到了鲁滨逊身上的哪些品质?

 

板块二:结合原著 感知立体的人物形象(落实课后题:他的心态发生了什么变化?

出示原著中“遭遇风暴”情节

鲁滨逊真的如此完美吗!?

我觉得鲁滨逊还是一个__________的人。

   反思:同上。

   调整:此时你读出了鲁滨逊怎样的心情?他真的是我们刚刚感受到的那样了不起的人吗?

学生的回答:

悲观、绝望、恐惧、没有人完美、人无完人、后悔、这是一个正常人的正常行为,所有人都有害怕的时候……

小结:鲁滨逊的人物特点  

即使是伟大的人也有自身的弱点,也有普通人的这些情感。

设计意图:

一边丰富学生对鲁滨逊形象的认识, 一边激发认知冲突。既然鲁滨逊和普通人一样,那他为何成为了一个经典的文学形象?

反思:

从学生的回答来看,鲁滨逊又成为了普通人。教师据此直接小结很片面,也不具有整体性,可能还会造成误解。其实应该把第一第二板块学生形成的对鲁滨逊这个人物的认识结合起来,让学生形成“鲁滨逊既是普通人又是了不起的人”这样的认知冲突,接着借助这个冲突转到下一个板块中更深层次的讨论。

 

调整:

1.以说话训练的方式小结。小说中描写的这样一个人,鲁滨逊既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学生充分感受鲁滨逊丰富的人物特点的同时有进行了语言训练。

2.追问: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写呢?为什么作者要这样表现一个人物呢?过渡到第三个板块。

 

板块三:深入分析 体会人物形象之经典

落实课后题:他的心态发生了什么变化?

过渡:从原著中鲁滨逊的心情变化引致选文中体现鲁滨逊心态变化的语句。

子问题:鲁滨逊和很多普通人一样又不一样。一样的是?不一样的是?

设计意图:

这个板块我想顺着学情,在学生感知了多面的、立体的鲁滨逊形象的基础上,再往深处引导,让学生明白鲁滨逊虽然和普通人一样有着人性的弱点,但他不同于普通人,他战胜了自己的弱点,战胜了自己,完成了自我精神和生命的救赎。这是常人难以企及的,这也是为什么这部作品能给与一代又一代的读者精神滋养,这一人物形象成为文学史上经典的文学形象。

因为问题设计失败,这个设计意图没有达成,临下课我将这个作为结束语生硬地塞“给”了学生。

总结学法:

小说中的每个人都是立体的、多面的,评价人物时角度不能太单一。

反思:

课堂教学中,我提出子问题后,评论区没有了反应。要么学生不理解,要么是问题表述不清晰,学生无从下手。我想应该是后者。

调整:

1.第二板块小结之后设计追问。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写呢?为什么作者要这样表现一个人物呢?过渡到第三个板块。

2.引入同主题小说《老人与海》中“老人”的形象,在同类比较中孩子可能更容易发现人物形象的相似处,从而降低第三板块的理解难度。


 

                                                                                                          写于2020319日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