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防御都虞侯金腰牌鉴赏

分类: 收藏鉴赏 |
高107.35mm,宽49.48~62.00mm,厚5.63mm,重207.4g。
该腰牌呈珪形。正面用一隆起的横线隔成上下一小(三角形)一大(梯形)两个框。上部小框内阳雕着一株莲草,莲草两边各阳雕一海浪纹;下部梯形大框内,正中从上到下阳雕着五个篆书字:“防御都虞侯”。两边饰以海浪纹和卷莲纹。背面伞盖形钮下梯形框内阴刻着“开元三年七月九日”;梯形框的四个角雕以花瓣纹为饰。整个腰牌形制端庄,设计巧妙,纹饰精美。
“开元”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开元三年即公元715年。
都虞侯为武官名,唐代始设,当时藩镇节帅以亲信武官为“都虞候”,于军中执法;同时在中央军,如神策军中也设有此职。此外,唐代还有马步军都虞侯之设置,亦为武官。都虞侯的官职品级,从此腰牌的材质为金来看,应该在正三品以上。这也可由《资治通鉴·唐纪六》明宗长兴元年(930年)“以右武卫上将军王恩同为两都留守兼行营马步都虞侯,为伐蜀前锋”的记载得到证明:右武卫上将军、留守均为正二品,其所兼都虞侯自然不会低于正三品。
至于“防御都虞侯”,查唐代职官,未查到此官名。但1971年西安出土了一枚晚唐“陕虢防御都虞侯朱记”铜官印;1976年考古队在乌梁素海附近发现了一座唐墓,墓志铭文记死者名王逆修,生前任天德军防御都虞侯。可见唐代确有“防御都虞侯”这一官职。而顾名思义,“防御都虞侯”应是担负防御职责的都虞侯,“陕虢防御都虞侯”就是防御陕虢地区的都虞侯(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河南道二》载:陕虢,在河南陕州(今陕县),因其县西南25公里有陕原、县西二里有虢山,故称“陕虢”。唐代宗广德年间置陕虢大都督府、德宗建中年间置陕虢节度使、宪宗元和年间置陕虢观察使,治所均在陕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