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珍藏]清末僧仁芳款竹雕笔筒

标签:
清光绪僧仁芳竹雕笔筒 |
分类: 收藏鉴赏 |
![[我的珍藏]清末僧仁芳款竹雕笔筒 [我的珍藏]清末僧仁芳款竹雕笔筒](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我的珍藏]清末僧仁芳款竹雕笔筒 [我的珍藏]清末僧仁芳款竹雕笔筒](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我的珍藏]清末僧仁芳款竹雕笔筒 [我的珍藏]清末僧仁芳款竹雕笔筒](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款识:“光绪七年辛巳刻,僧仁芳。”
光绪七年辛巳,即公元1881年。
僧仁芳(约1860-1939),江苏连云港市花果山海宁禅寺(三元宫)方丈,抗日义僧。1938年夏天,海宁禅寺惨遭日寇残酷轰炸后,仁芳法师即联络山民共20余人组成游击队奋起自卫,多次成功地伏击了搜山的日寇。1939年农历七月十四日早晨,日寇集中300余人,兵分四路围剿海宁禅寺,抓住仁芳法师,逼他交出游击队。仁芳法师宁死不从,日寇当场将他戳死,并烧毁了海宁禅寺,绑走德选等4位僧人和6位山民,除放走一位山民外,其余全部活埋。1979年起,国家拨款按明代法式重建海宁禅寺,古寺基本恢复原貌;1993年,连云港市政府又在海宁禅寺西兴建了义僧亭,以纪念花果山的抗日僧众,教育后代勿忘国耻。
此笔筒以浅浮雕兼线刻的技法刻成。竹林间,一着袍长髯的道士斜倚山石,左肱撑石,右手则高举酒杯,双眼迷离,似有醉意;老道士面前,翠竹下,两只山羊一卧一立,卧羊回首,似在与立羊传情达意;一手拄禅杖的老僧则端坐于山石之上,回首顾视着身后的山羊,神态安详,若有所思。作者以刀代笔,以写实手法展开情节,生动自然。刀法高度凝练,比例异常精准,布局妥帖合理。以画入竹,运刀灵活,刻工深峻,140多年时间所积染的包浆又使得这件作品的整体视象更加古意盎然、韵味深远。纵览之下若鬼斧天成,多一刀则繁少一刀则陋,实是一件清末竹雕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