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朱光潜的《空中楼阁》总结笔记

(2018-09-29 21:33:06)

读朱光潜的《空中楼阁》读书笔记

   谈创造的想象

2018929

一、 总结概括

艺术通过建造空中楼阁来慰情谴兴,空中楼阁是由想象构建起来的,想象有再现和创造,大多是再现的,但艺术必须用创造的想象,分为分想与联想,有分想才有选择的基础,这个选择有时候就是创造,创造大半借联想的作用,联想分为接近和类似两类,类似联想的结果,物可变人,人可变物,通过拟人和托物的象征手法避免抽象和空泛。

二、简单概述:

艺术是意造空中楼阁来慰情谴兴,楼阁是如何建筑的?由创造的想象构建起来的,想象有再现和创造,艺术必须用创造的想象,分为分想与联想,因为所有的意象都不是独立的,都是嵌在整个经验中,和其他意象固结在一起的,所以,把某一个意象(比如说鸦)和它相关联的分开而单提它来,就叫分想。

联想就一些本来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因为某些类似就嵌合在一起,就叫联想,联想是知觉和想象的基础,分为:接近与类似两类。

语言的引申义类似联想,一切移情作用都是类似联想,结果就是物变人,人变物,就是“拟人”和“托物”,最普通的托物是“寓言”,用动植物的故事来隐射人类的是非善恶。“拟人”和“托物”属于象征。象征就是以甲为乙的符号,甲可以做乙的符号,大半起于类似联想。

象征的最大作用就是以具体的事物代替抽象的事物,艺术最怕抽象和空泛,象征免除抽象和空泛的无二法门。象征的定义:寓理于象,是若隐若现,有可以解说的,也有不可以解说,在微妙的境界中尤其不可拘虚绳墨。

三、文中分类提干

艺术和游戏都是意造空中楼阁来慰情谴兴

楼阁是如何建筑的?(诗人在做诗或是画家作画时的心理活动到底像什么?)

王昌龄的《长信怨》

“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作者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他写诗的心理活动:

一、 必定使用想象

  想象(是在心里唤起意象,回想或凑合以往意象的心理活动叫想象)

比如:寒鸦!

在心中有一个寒鸦的影子,像什么样?从外物摄来的就是意象。眼睛看不见,但可以想象,通过别人的描写你听来凑合已有的意象推知大概。

    想象:再现和创造。

再现:原来怎样现在也怎样,不用自己的意思去改变。奉帚、金殿、玉颜、寒鸦、日影、团扇、徘徊等。

创造:不是无中生有,而是从已有的意象,加以新配合。比如本诗中班婕妤的怨通过带昭阳日影的寒鸦中表现出来的。

创造的定义就是:平常的旧材料之下平常的新综合。

这首诗中怨这个抽象的词,不言怨却自见。

艺术忌抽象,抽象的概念要用具体的事物表现出来,具体的意象才能引起深切的情感。

比如:“贫富不均”从“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展示出一幅惊心动魄的图画。

想象家不是艺术家,因为不能够把抽象的概念翻译成具体的意象。

创造的想象可以分析为两种心理作用:

一是分想作用,一是联想作用。

所有的意象都不是独立的,都是嵌在整个经验中,和其他意象固结在一起的。

比如:鸦,许多其他事物:树林、天空、行人等。用丝,将其他丝也抽出来。

分想作用:把某一个意象(比如说鸦)和它相关联的分开而单提它来。

小孩子读死书,从头诵到尾,才想起一篇文章中某一句话,就是不能分想的苦。

有分想再有选择,有时已经是创造。

雕刻家在家一块顽石中雕出一座爱神

画家在一片荒林中描出一幅风景来

都是在混乱的情境中把有用的成分单提出来,把不用的丢掉,造成一个完美的形象。

联想分为:接近与类似

比如团扇,见到曾经使用过的弃扇

怀古与忆旧的作用大半起于接近联想,

赤壁想到苏东坡

遗衣想到已故的妻子

《诗经》中的“比”“兴”类似的联想

《关关睢鸠》拿睢鸠的爱比夫妇的情谊。

《长信怨》中“玉颜”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词,却因为在色泽肤理上相类似,就嵌合在一起。

语言的引申义就是这样的,比如:云破月来花弄影中三个动词都是这样类似联想。

物变人叫拟人

人变物叫托物:班婕妤自比“团扇”就是托物,多半不愿直言心事,婉转以隐语出之。

清朝有一位诗人:夺朱非正色,异种亦称王,借紫牡丹来骂爱新罗氏以胡人夺了明朝的江山。

这就是托物的例子。

最普通的托物就是“寓言”,拿动植物的故事来隐射人类的是非善恶。

托人是最欢喜的方式,庄周、屈原首开端倪。

“拟人”和“拟物”属于象征。

“象征”就以甲为乙的符号。

最大的用处就是:以具体的事物来代替抽象的概念。

艺术最怕抽象和空泛

象征免除抽象和空泛的无二法门。

象征的定义:寓理于象。

梅圣俞《续金针诗格》里有一段话发挥这个定义:

诗有内外意,内意欲尽其理,外意欲尽其象。

内外意含蓄,方入诗格。

“昭阳日影”象征皇帝的恩宠。

 恩宠是内意,是空泛的概念

“昭阳日影”是外影,是外意。

这种象征是若隐若现的。

诗有可以解说的,也有不可以解说的,不可以言传的全赖读者意会,在微妙的境界中不可拘虚绳墨。

 最后感受:

 学会从原文中提取主要的枝干,再一一总结,最终提炼出文章内容所要表达的观点,学会由繁入简的概述,并认真学习其细论述的艺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