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谢友谈》(12):《两乡情苑》读后感言

(2019-11-27 17:14:01)
标签:

转载

半得斋是我的老博友,他擅长写历史,其中写了许多有关上海港的人和事儿,另有一个《谢友谈》专栏,已经写了十二集,这第十二集写的是我的《两乡情苑》读后感。他着重于 一个“情”字,引经据典,层层剖析。非常感谢,转发留念!

  承蒙昔月女士(博名“昔月狂想曲”)抬举,赐我一本她的精心之作,这是一本刚出版的新著。闻着喷芳的书香,尤如刚酿成的玉液,令人沉醉,油然而生敬意。

  书名《两乡情苑》,首卷“异乡情怀”人物篇23篇;景物篇10篇;动物篇10篇。二卷“家乡情愫”人物篇10篇;景物篇14篇。三卷“人生情趣”13篇。包括“开篇词”在内,全书记81篇,33万余字。观其书名,察其篇章,颇见作者用心之精:异乡情、家乡情,以情通篇,贯穿全书,而压轴之卷“人生情趣”,又足见其情调之高雅,志趣之鸿博,可谓“情苑”哉。

其“写情于万里,精思於一书”“章往考來,情见乎辞”,人物篇、景物篇、动物篇,篇篇生动细腻,由外物激发以兴情,又将情感浸透于所写物象之中,却又处处闪烁着智慧、知识、风趣、情愫的美感,形散神不散,雅俗共赏,读来受益。打开书卷,如入群玉之府,琳琅琨瑶,粲然照目。

  ,状况,情形也。昔读《双城记》,从巨著中略知时之巴黎伦敦之城状人况,英法两国官情民形,也算是读书知他国国情吧。今读昔月“异乡”之篇什,以“外嫁女”亲历目见之实,使人对日耳曼民族之人文历史,民风人情,有所了解,恍如自身经历一般;对今日法兰克福景物动物,城市建设,环境优化,又增添了许多感受和赞许,因其亲历亲为,又娓娓述来,真实感就如自见。状物情真,这是心著的一大亮点。

  ,胸襟,敬爱也。昔读《两地书》,知鲁迅先生书之所爱,旨在忧国忧民之中,国之实情,人之况味,无不一一剖析,读之深思,给人思想。“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就胸襟、敬爱而言,《两乡情苑》中所述遍遍皆是:对父母;对弟妹,对女儿,对洋先生,对闺密,对故土、尤对前夫……,“以情义为主,以事类为佐”,畅开心扉,如实写来,人读之不得不赞之曰:真豪爽,可见性情中人也。叙事情义,这是心著又一亮点。

,道理、真诚也。通读全书,文笔潇洒,不受约束。文显条畅,情融文意,尤其遣词造句,颇见功底,古语有之,外语有之,现代词汇丰富,尤其近十余年来国内流行的网络用语极为丰富,且又十分贴切。读之,令人悦可心目,舒畅无比。以其情真心诚,道明理直,所述德国情况,若以外嫁德人、移民德,书中所写德意志人文风俗、交友从业,实在是一本极好的赴德攻略。写意情深,这个亮点,一般的书也是难以成就的。

,喜怒哀乐,人性也。而“人生情趣”部分,又以十三篇之众,从各方面,叙述了自己的爱好,情之所至,花随笔香,览物之情,跃然纸上。“书卷多情似故人”(明于谦),你不得不为昔月炽热的情感,渊博的学识,清越的用笔,风趣的行文而佩服,品赏雅什,时有与老朋友在交谈之感,倍觉亲近,而又得益非浅,书卷多情,这便是心著的再一个亮点。

  书当然有更多更不同凡响的特点,可惜我毫无才气,更不谙文评,只是悉心而为,率意而言而已,这便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原因了。

昔月女士,贵姓陈,大名月梅,是旅居德国的外嫁女,中欧跨文化作家协会会员,更是名贯德国的《华商报》》专栏作者,其作品亦常常刊登于《欧华导报》、《欧洲新报》,国内外多家媒体平台亦有发表;《华人头条》、《中国爱情诗刊》、《国际田园诗》、《新西兰诗画摄影社》,均发布过个人诗歌专辑;且获得过海内外许报刊、大奖赛征文各级别奖,……。

本书由著名旅美幽默小说家,全美中国作家联谊会长、纽约商务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中欧跨文化作家协会名誉会员冰凌先生作序。为是书梓刻“出版策划、编辑成卷、校对文字、题写书名、设计封面”等诸家,也是时下颇有名声者。且书以“团结出版社”出版,新华书店发行,可见书之珍贵,籍之典重。

对我来说,是不配为是书写些言语的,只是深感书有魅力,有不读不快之欲望,而读之又有不吐不快之憨想,于是搜肠刮肚,拼凑一些词语,涂成感言。感言未经昔月女士过目,若有不恭不妥之处,当可撤博道歉。并真诚祝贺,层楼雄起,再拜珠玑。201910

 

0

前一篇:醉红妆·朝霞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