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国内足迹5、让我惊叹连连的三门峡甘棠苑

标签:
三门峡甘棠苑甘棠书院、召公研究院企业家和慈善家吴启民召公、甘棠精神黄河岸边景色 |
分类: 中国足迹 |
为了拜访我新书《两书情苑》的责任主编、年已八旬的吕克礼恩师,我打开地图寻找他家的所在位置——山西运城永济,无意中发现旁边的三个大字——三门峡!太好啦,天赐良机!我顿时想起一位大名鼎鼎的文化商人!
三门峡,就在运城的东南面,仅黄河之隔,近在迟尺!我可以顺道再去河南的三门峡参观,那里有一座充满神秘色彩的召公遗址——甘棠苑,院主就是我见过两次面的吴启民先生,在去年全球“华人好家风”征文大赛中,我们获奖者所授予的甘棠杯就是他赞助的!于是,我把拜访时间延长了两天。那天,告别了永济的吕老师和柳师母,就奔他而去了!
从永济坐上大巴车,经运城市里转车,很容易就到三门峡啦!一跨过黄河,我就发现了路右边的标牌——甘棠苑,司机立马停车,让我右转往里走。原来这里是陕州公园景区。公园的雪松形成了一条绿荫大道。
我比预计时间提前到达一个小时,在景区内的小卜少饮食文化中心见到了吴先生。与他的几位客人午餐后,一朋友开车把我带到对面的一座大门处。这,就是吴先生投资两个多亿复建和改造的甘棠苑(亦称:甘棠书院),多么雄伟壮观啊!
这位看上去既像老子、也像孔子,还像秦始皇的雕像,就是召公,也称召伯。他姓姬名奭(shi4声)!虽具体生卒年不详,但却是西周时期与周公齐名的重要人物,据说活了135岁,辅佐了文、武、成、康四代周王,位列三公,官至太保。孔子称他为有德之人,文人墨客赞美他的诗篇约3000首。可就是这样一位在中国古代赫赫有名的廉政爱民好官,我们现代许多人竟然不知!河南三门峡的民营企业家和慈善家,亦是通古博今的吴启民先生,做了一件千秋大业,在原来的遗址上重建这座寺/书院,让召公的故事与政绩名扬天下!
吴先生让他的两位女员工安排我的住宿,并陪我参观。首先进入展厅。这是展厅大门,召公端坐正中。

我瞬间穿越3000年,与他老人家握手致意!
下面这首甘棠三章,最为著名,出自《诗经.召南》。翻译如下:多么繁茂的甘棠树啊,不要砍伐他,召伯曾在这里居住;多么繁茂的甘棠树啊,不要让它凋谢,召伯曾在这里休息;多么繁茂的甘棠树啊,不要折断它,邵伯曾在这里教化子民。


展厅中间有五个木雕椅子,上面雕有100个童子,特别精美。四个西周时期出土的重要文物摆放在玻璃柜里。
甘棠树下,召公与儿童在一起。

展厅内有一套编钟,我敲打了一首“欢乐颂”,好听极啦!要知道,编钟是我国汉民族最早的大型打击乐,起源于西周!
这是遗爱阁。匾上的成语“甘棠遗爱”,是慈禧太后的笔迹。阁内,香火不断。
这里有块椅子状的大岩石,相传召公就是坐在这里的甘棠树下听讼断案的。
然后我们到了后院。这座建筑的上顶,立着一座大鼎,里面有许多藏书。
这是一株被修剪成盆景样的甘棠树
当天晚上,院主吴先生请我吃饭喝茶。那饭是素餐,院里的有机蔬菜;那茶是上等的好茶,市里来了一位女文友陪我。
餐后,我们在陕州公园漫步聊天。大约三个小时,吴先生向我诉说了他的家史,特别是为什么要把自己创业所得的利润全部投入到这个书院。我深深地感动着,领会着一个企业家的博大胸怀!人的一生很短,有钱使在刀刃上。召公,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廉政建设倡导者,是个以德征服民心的大智者,尽管他生前功高盖世,但由于历代统治者中有许多暴政贪婪主,加上时间太久远,好多歌颂召公的真迹如泥入海,需要今人去做,而他就成了集大成的开拓先锋,做了这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此地,也就成了远近闻名的爱国廉政基地了。(我将单独为吴先生写篇文章)
第二天,两位老师陪我到黄河岸边。农民们正在36/38度的高温下补种向日葵。
离开黄河,宋老师开车带我和吕老师去了虢国博物馆参观(将单独一集介绍)。
这是我与书院部分员工的临别留影,他们大都信佛,对我吃素大为赞赏,我对他们也心存敬意!
我为书院赠送了两本我的《两乡情苑》
三门峡甘棠苑两天,让我倍受感动和鼓舞!甘棠树,即棠梨树,我国分布较广,但它就像菩提树一样,早已变成了一种精神符号!
召公事迹,定能家喻户晓;甘棠精神,必定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