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景点得补上,不然愧对哈尔滨。不管怎么说,哈是我的第二故乡,生活二十年呢。
尽管我出国前,阿城还没有“归顺”哈尔滨,但2006年后,却成了老哈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无疑,那份沉甸甸的金代开元史,更增加了哈市的历史厚度和浓度。
俺这把去过的地方比较多,写内蒙古说到了成吉思汗,写云南涉及了南昭国和纳西土司,写西安提到了秦始皇、汉高祖和唐玄宗等,哪能看完金上京博物馆就避而不谈了呢,最起码得来一集。
那是7月6日,哈市的几位老同学,邀请北京来的老朱一家和探亲回来的我俩到阿城聚餐,因饭店离博物馆不远,俺们还都算得上喜欢历史的五零后,一吃完饭就奔向该城的东南方,去寻找900多年前的历史古迹。
至此,我才搞明白,这个阿城曾是女真族兴起的地方,即金朝的早期都城,开国皇帝完颜阿骨打的初葬地。阿城是阿勒楚喀(alchuka)的简称,史称金上京或上京会宁府,这里的文化被称为金源文化,作为金朝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长达38年之久。后来移都到燕京,即现在的北京。金朝,统治中国北方120年,还是一个完全汉化了的王朝。
该博物馆于1998年开放,是全国唯一的展示金代历史原貌,宣扬金源文化主题的综合性博物馆。由一个主馆和五个副馆组成。
这座雕像,就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1068——1123)。
主馆好像“金”字,上面还是金顶呢!

红色的墙面上有一对雕像,叫铜坐龙,是金代早中期皇室的御用器物,也是阿城的标志物。

中国复姓不少,女真族就有完颜一姓。金朝共有十位皇帝,在此主政的是前四位。他们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1066-1123)、金太宗完颜吴乞买(1075-1135)、金熙宗完颜合剌(1119-1149)、海陵王完颜亮(1122-1161)。据说,海陵王非常残暴,但对汉化起了重大推动作用。

这是萨满神岩画的雕刻板。女真人信仰萨满教,一种崇拜自然的原始宗教。这让我联想起东北的“跳大神”。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见一巫师进入了“神灵附体”的状态,嘴里念念有词,浑身战栗,说是为人趋病免灾,领不灵验就不知道了。现在东北的某些地方还能发现他们的踪影。
女真族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称谓,还分成过不同的族群,到了清朝被改为满洲,即满洲族,简称满族。据说,纯种的女真人都入关了,后来的满洲人混入了蒙古族血统。那么现在呢?可能全混血啦!谁还会说女真语?谁还会写女真字?后来创造出来的满文,又有多少人读得懂呢?记得本世纪初,我第一次到德国,遇到一位越南华侨再读博士,他请求我再来时帮他买几本满文书,因为他正跟德国的大学教授研究满文呢。我在书店好不容易找到两本,又去黑大询问那个满文研究所,才知道他们正为满文而着急上火呢,因为这个大清“国语”快要消亡了。
这张表特别重要,要不然我说啥也搞不懂这女真族到底怎么回事儿!
女真族是个能征善战的强悍名族,跟蒙古族很相似。但金朝统治中国北方120年,元朝的蒙古族仅统治中国90年,就被朱元璋给灭了。又过渡了277年,女真族的后代满族壮大了,建立了大清帝国,又统治中国268年。前后加起来,就是388年啊!

金代全盛时期疆域图,与蒙古势不两立,跟南宋和西夏对峙、抗衡,掌控的土地面积达361万平方公里。
这是一对金代出土的鸱吻构件,在西安大明宫我还看到过鸱尾构件,说明唐代的建筑风格也影响了金代。

当时的王宫很有气势

展览大厅人不多,可能还是因为“山高皇帝远”吧。

博物馆院内,还有座奇怪的建筑。
副馆一,展览的是陈慈家几代人收藏的清代饰品,其中有满族不同颜色的旗——八旗。
呵呵,绣花鞋!做工好漂亮,但那鞋型会让我们想起女人的屈辱历史。明清两代女人裹脚达到顶峰,以“三寸金莲”为荣。法兰克福的应用技术博物馆里也有一双这样的鞋,人们争相观看,我感觉很丢人!据说南唐李后主非常喜欢女人裹脚跳舞,后来中国女人的脚都被弄残了,多谢下令解除这一陋习的孙中山先生!


副馆二,金代铜镜展览馆。这里展览铜镜500多面,其中金代的有200多面。


金代的双鱼纹大铜镜。

副馆三,完颜昭美术馆。完颜昭是旅居日本的著名画家,其母是溥仪的妹妹。选一幅他的画吧。

副馆四,晁楣艺术馆。这里选一幅他的国画——层林尽染。晁楣是著名的版画家,阿城又是版画之乡,可惜我没有拍版画。

副馆五,舒群纪念馆。选一幅张伟画的油画——曙光。舒群(1913-1989),是生于阿城的满族作家,曾任东北文联主席等职。

回程的路上,我在车里拍到了这座精美的大门。绝对忘不了,这里就是上京会宁!
我的2018国内游系列终于结束啦!总共写了25集,前后花费正好两个月时间。
都说“读万卷书,走万里路”,要我说“走万里路,胜万卷书”!走出来到处看看,比在书堆里咬文嚼字,网络上人云亦云,图片中寻找风景,有味道多了。如果再把走过的路好好总结一下,就会有更多的人生和历史感悟。
这里,再次感谢我的老同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