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国内游:十二、登大观楼,看大滇池

分类: 中国足迹 |
到昆明,俺最想去的地方就是大观楼,好想登高望远、把那脍炙人口的180字长联吟诵一遍!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州,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上联描写景物,气势磅礴,感叹不已;下联追忆古今,精彩绝伦,荡激肺腑。读它千遍不厌倦,诵它万次仍喜欢,真是一副流芳千古的最美对联!
40年前,即恢复高考的第二年,我就能背诵这首长联了。教我们政治经济学的米老师曾去过昆明,把这副没有标点符号的对联手抄下来。有一天,我和娴到他家拜访,他就让我俩试着断句并诵读。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俩终于把意思搞懂,句子断明白,还深深地喜欢上了这幅对联。
米老师活到了九十多岁,大前年去世了。去世的前一年,我跟他电话聊了足足两小时。他告诉我身体没啥毛病,天天坚持练书法。我对他说,找机会一定到石家庄看望您。谁知,机会说没就没了。
四十年过去了,我虽然没有再次见到米老师,但我终于有机会来到昆明,并登上了大观楼!这也算了了我的一个心愿,并以此文纪念我们的米老师。

该楼是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齐名的四大名楼之一。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1864年被改建,楼高18米,共三层。这幅对联,就悬挂在门的两。
登上楼顶,我看到了作者画像。被后人尊称为联圣的他,名叫孙髯翁(字:髯翁,1700-1775),乾隆年间,为昆明滇池大观楼题下了这副楹联,号称天下第一长联。虽然后来有多副楹联的字数超过了它,但仍撼动不了它的地位和名气。
楼顶装饰得很漂亮
楼上远眺
走出大观楼,步入冉翁亭,见到许多休闲的老人。
站着甲板上,我看到白鹭翩翩起舞。这白色的小精灵,给平静的湖面带来了生机。
下船吃过晚饭后,又路过桉树群。前面这棵为“中国第一桉”,树径1.88米!
我住的宾馆就在滇池边,其风景也很迷人。

昆明三天,感觉不错。之后,我乘高铁奔向了大理。大理,也不错哦,至少四篇游记说说它。
欢迎亲朋好友继续关注我的云游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