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恩施行:五、恩施的“双城记”

标签:
恩施的土司城恩施的女儿城土司城和女儿城土司制度简介哭嫁一说 |
分类: 中国足迹 |
旅游,是一种“自讨苦吃”的行为,表面上用的是体力,其实还得有心力,离不开精心策划或提前做好功课。到了某个地方,不仅要看那里的自然风光,即山山水水;还要看那里的人文景观,即历史文化。只有两者兼顾,才不至于留下遗憾。
恩施,是我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聚集地。该州有29个民族,但以土家族和苗族为主。特别是土家族的文化氛围,处处彰显可见。其中,有两个城值得一看,那就是土司城和女儿城。游完了佛宝山、大峡谷、清江水及腾龙洞,再到这“双城”走一走,那才不枉来恩施一趟呢。俺的亲家母就是这样安排的,最后一天是逛城。于是,才有了我的这篇“双城记”。
一、土司城
土家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历史悠久,据说是古代蛮人和巴人的后裔,2010年的普查人口数字为835万。本民族有语言却没有自己的文字,使用汉文。该族主要分布在湘、鄂、渝、黔交界地带的武陵山区,湖北(鄂)省的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恩施。
土司,亦称土官,是我国边疆的官职,元朝设置,封给西北和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头领,可以世袭。鄂西的土司制度,随着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实行改土归流而消亡。
恩施土司城,是全国唯一的一座规模宏大、风格独特、景观靓丽的土家族地区土司文化仿古建筑。该城始建于1998年,在这里可以让游客集中了解到土家族土司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及土家族的历史和民风。
我们从清江蝴蝶崖回来的那天晚上,参观了这座土司城。
这是正面的门楼,为纯榫卯结构木楼,雕刻得相当精美,是土司王权威仪的象征。右边的浮雕就是土家族的摆手舞形象。
该门楼的背面叫墨冲楼。楼顶上是一只蝙蝠俯冲的造型,欲衔一枚古钱,意思是“福在眼前”。别看人家民族的名字叫“土”,其实建筑风格一点儿都不土,漂亮极啦,尤其那有名的吊脚楼!
看得出吗?这坛子形状的东西是古代的一种军用乐器,盛行于战国至秦汉时期。因土家族的祖民巴人崇虎,故在上面安上了虎纽,叫虎纽錞于。这是罕见的双虎纽錞于,其原件1974年在建始县出土。
小巧玲珑的风雨桥,坐落在月亮湖上。
这是土家族首个祭祀始祖癝君的庙宇,叫癝君殿,建于2007年。据说,白虎就是癝君老祖的化身。
九进堂——土司的王宫,是该城最漂亮的土家族干栏式吊脚楼的仿古建筑群,全是榫卯相接的木结构,共99.99米长。这四个9让我想起了纯金比例和五行里的土生金。看到俩边的白虎雕像了吗?土家族用白虎作为自己的族徽和标志,这庄严的地方当然少不了虎威。
门前广场两边各有一对守护神,眼睛睁得铜铃大。难道古代蛮人长得都是这大眼睛双眼皮儿吗?
我们正赶上土家族的歌舞演出,就在这吊脚楼上。其中让我百听不厌的就是那《龙船调》:妹娃要过河哇,哪个来推我嘛?我就来推你嘛!这首民歌非常出名,曾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一。姑娘们的传统银帽和服饰都很耐看。
游客很多,他们都在欣赏精彩的演出。我怕演出结束后上城楼的人太多,就提前走了,可那首《龙船调》总在我耳畔回荡。
再前走几步,又是一座漂亮的木楼。
下面的人物画像就是土司王像,一名年轻的导游正在讲解。
在诸多土司中,容美(今湖北省鹤峰县容美镇)的田氏土司制度,曾受到雍正皇帝的朱批“楚蜀各土司,惟容美最富强”。今人便用他们的画像作为土司制度的代表。该土司从元朝始建至清结束的425年间,共传承了15代,有23位司主,经历了兴、盛、衰三个历史阶段。这是他们的先三位司主。
登上高高的城墙,再看看这精美绝伦的木质建筑吧。其木雕有栩栩如生的动物,如马、猴、雁、鹤等。
城墙有点儿八达岭的味道,最西面有座很养眼的钟楼。
我在白虎山上绕城墙转了大半圈,还永远地留下了我的身影。
站在高处,癝君庙的整体结构一目了然。
我一直走到茶楼。不过,那里静悄悄的没几个人。
然后,沿着月亮湖返回,找到亲家母和老妈,结束了土司城的拜访。
二、女儿城
第二天一早,我们乘出租车赶往恩施的七里坪,去参观恩施的第二座城——女儿城。看网上资料,说这是全国第八个人造古镇,但我不知道现在都建到N几了!反正咱们有的是钱,把德国的某小镇都“搬”回国了,那再建百八十个的古城也不再话下!
到女儿城,不仅可以浏览到土家族的特殊文化,还因这里是商业娱乐中心,可以品尝各种土家族小吃、购买恩施的多种土特产。
这是女儿楼,没进去,估计男人也畅通无阻!哪有男人不给女人做后盾的道理呢。
好大的露天博物馆
一组雕像,站在很脏的水面上。
两位伙计在做“土”食品,俺突然想起了俺家当年的大锅,好像比俺家的八印(八公分)锅还大!
这是烤面条吗?没见过,也没吃过。我这刚吃完早饭,也就没尝尝啥滋味儿。
这里人为规划得井井有条,什么毕兹卡(土家语:Bifzivkar)街、耍耍街、幺妹儿街等等。
土家族姑娘的大盖帽,银光闪闪好晃眼!
这里是城中心,四个大男人扛着一面大鼓,一位妙龄女孩儿在鼓面上翩翩起舞,是摆手舞吗?
这里的水车很多,很大很圆。
好多人知道,恩施是有名的世界硒都。硒,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抗氧化还抗癌。这里的好多产品都打上了“富硒”的标签,很受人青睐。我这人最怕国内茶叶重金属超标,可还是禁不住诱惑,买了好几盒高档的硒茶。
农家乐来啦,肯定比俺老家的玉米棒子含硒多!
吃吧吃吧,到处是农家饭馆,但还没到饭口呢!
俺听说,土家族女儿必须学会一门功夫,那就是“哭”,因为该族流行的是哭嫁,不光自己在出嫁时痛哭流涕,而且还得找九个好姐们(正好十个姑娘——十姊妹会)一起帮着哭。也许真的是不想离开娘家,也许恨父母或婆家点错了鸳鸯谱,也许为了作秀给客人看,总之得使劲儿地哭,可不是干嚎啊,常常以歌代哭!瞧,这娘俩哭的多伤心啊!
木质大茶壶,含硒的神水流出来啦!
土家吊脚楼的特色,就是让木头柱子的一头突出在下面。这个吊脚楼,是演出的舞台,我们来早了,人家女儿出嫁的节目还没演呢,让我们感到一丝遗憾。
俺那亲家老妈走累了,就坐在条椅上看风景。发现此院进进出出的人特别多,就建议我们去那里吃午饭。我们进去就相中了,坐在一个类似包厢的房间里,吃了一顿素火锅。
告诉大家,这恩施不但盛产莼菜,还盛产小土豆呢,土豆比乒乓球还小,盐焗的或煮后再凉拌的都非常好吃。对了,俺还买了二碗当地的摔碗酒,给俺家那位做礼品,其实我相中的不只是那酒,更是那两个小蓝碗;俺可舍不得摔碎了,留个念想多好啊!
“双城记”,是本次恩施行的最后一篇。我在利川的苏马荡还住了两夜,那里的风景也不错,就不写了。回到德国都一个半月了,好多素材在那儿堆着呢。
呵呵,写博客也容易上瘾,俺啥也不图,就是为了长知识防痴呆;自己娱乐的同时,再让关注我的亲朋好友分享一下。在此,再次感谢读我博文的海内外所有的朋友们!深秋快乐别感冒,增强体质抗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