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晋行:五、这老王家大院也忒大啦

分类: 中国足迹 |
从临汾洪洞的大槐树景区出来,我们驾车驶向正北的晋中市。
这晋中的知名大院好多家,除了王家大院,还有曹家大院、渠家大院、乔家大院、常家大院等。很早就听说过王家大院和乔家大院,但我们只能选看其一,要么老王家,要么老乔家。那天晚上,恰巧能赶到晋中的灵石县静升镇,也就是说与老王家有缘了,那么就参观老王家吧。俺妈姓王,就假装去俺姥姥家,呵呵。
王家大院,属于静升王氏家族。王家,自元代迁居这里以来,迄今已有700余年,期间,鼎盛八代,历时500余年,是灵石县历史上四大家族之一。
没想到,这老王家的大院也忒大了,出出进进转了大半天愣是没看完!人家拥有“五巷”、“五堡”、“五祠堂”,仅“五堡”就超过了25万平方米。现已开放三个堡,即视履堡、恒贞堡和崇宁堡,我们走马观花,仅仅游览一遍视履堡和恒贞堡。
这是进入王府的大门,挂了三块牌子:山西灵石王家大院、中华王氏博物馆、中华民居艺术馆。门前石碑上有朱镕基的题词:王家大院。
一、视履堡(俗称:高家崖)
该建筑群已有200余年的历史了,是由王家十七世的王汝聪和王汝成兄弟俩,于清嘉庆元年至十六年(1796-1811)创建的。大小院落35坐,房屋342间,大小院门65道。两主院住着兄弟俩家。
这是院外的通道
其兄王汝聪,住在东院的乐善堂,又称敦厚宅。他曾任十七世刑部山东司郎中,正五品官。
其弟王汝成,住在西院的敬业堂,又称凝瑞居。他曾任布政司理问,从六品官。
两个大院均为三进式四合院。每院除都有祭祖堂和两厢的绣楼外,还有个自的厨院、塾院;而书院、花院、长工院和围院却是共同的。
在祭祖堂里,有王家三位先人的介绍,中间的画像是王实,王家的老祖宗。他元皇庆年间(1312-1313年)迁入静升,起初是个卖豆腐的,因救下一名懂风水的老者,受老者点化在这块风水宝地上建立了自己的家业,没想到福及子孙28世!左边是十四世王谦受,在康熙十二年(1673年)间因平乱三藩有功而获朝廷嘉奖,御赐龙头拐杖一把。右边是王谦受的三弟王谦和,他聪明能干,与兄一同外出经商,富甲一方。
大院内内外外,到处都可以看到三雕,即砖雕、木雕和石雕。不论哪种雕,件件都精妙无比,令人驻足欣赏!
二、恒贞堡(俗称:红门堡)
这个堡和视履堡仅有一桥之隔,我们就是直接从桥上穿过来的。该堡创建于清乾隆四年至五十八年(1739-1793年),比视履堡还早57年,是一组全封闭城堡式建筑群。总面积2.5万平方米,大小院落88座,房屋776间。
能看得出吗,该堡的整体布局里隐一个“王”字,还附会着龙的造型。
这是司马院,俗称妖怪院。遗憾,我没看到什么妖怪,全是游客!
该堡还有力群美术馆、牛文美术馆和胡正文学纪念馆。他们三人都是灵石籍的著名文化人士,其作品在此收藏。
这是王氏博物馆一角。历史上,王氏家族入宦者仅五品至二品官员就有12人,但到了清道光年间,其家族开始走向衰败,除了社会政治经济等原因,也有其后代不思进取,甚至被鸦片之毒所误。后来,好多王家子孙移居海外,还出了不少精英呢,如王彬、王安、王浩、王大栋等。
还能看到远处朦胧的山脉
大墙西侧,还有一个建筑群,叫崇宁堡,现为温泉度假酒店,我们没机会入住了。
这可真是,祖坟冒青烟,风光500年!现如今,这里被誉为“华夏居民第一宅”、“中国民间故宫”、“山西的紫禁城”;还有一个流传说法:“王家归来不看院”。
我呢,不用花门票,不看白不看!看后觉得很棒,甚为幸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