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葡萄牙系列(一)、首都里斯本城主要景点扫描

分类: 他国游记 |
说起葡萄牙这个国家,国人无人不知。一是这音译的名字太“深入人心”了,“葡萄”竟然能长“牙”,而不是发芽儿;二是我们的澳门曾被该国占领了四百多年,直至1999年才回归,哪位同胞能忘得了呢!
该国与西班牙同处伊利比亚半岛,是欧洲最西南部的国家。由于葡萄牙国的海岸线极长,中世纪航海技术特别发达,曾经不可一世,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如今,相比其它几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国力衰减了不少,但人家还享有二块海外飞地呢,那就是大西洋上的阿速尔(Azores)群岛和马德拉(Madeira)群岛。
按照该国的CCDR区划,除去上面那两块飞地,其本国大陆分成了五个大区:北部区、中部区、里斯本区、阿连特如区和阿尔加维区,五区的总面积不及我们中国领土的百分之一。虽然国家不算大,但看点很多,该国的华人、来自中国的游客及买房者还不少呢!
我与老公参加的是德国旅游团,为期十天(2016年4月3日-12日)。在该国大陆上的五个大区里,共游走了南部的三个区,即:里斯本区(葡语Lisboa、英语Lisbon、德语Lissabon)、阿连特如区(Alentejo)和阿尔加维区(Algarve)。这季节,虽然没吃到一粒生葡萄,更谈不上酸了牙,但俺的感觉真比吃到熟透了的甜葡萄还美:满齿留香啊(呵呵,这个奇怪的国名总让我浮想联翩)!我也终于实现了把并列“镶嵌”于欧洲大陆上的两颗金牙(西班牙和葡萄牙)掰开瞧一瞧、比一比的愿望。
(右边红五星的标志就是我们走过的11个地方)
一、首都里斯本城主要景点扫描
里斯本,既是该国一个大区的名字,也是该国的首都名。我们参观的地方主要有三处:港口附近,老城中心,阿尔马达山上的大耶稣像。
3日下午,一到机场的行李处,我就被两块广告牌震住了!毫无疑问,中国的富人们已经“反攻”葡萄牙啦!
第二天,也就是4月4日,我们的清明节,下了整整一天的雨,让我在葡萄牙也体验到了“清明时节雨纷纷”的场景,还时不时地想起去世的亲朋好友。
1、港口附近一带
圣哲罗姆派修道院(英文名:Monastery
Hieronymites)。坐落在里斯本海港处,它与贝莱姆塔一起,早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该修道院于1502年动工,建了50年,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古建筑。
贝莱姆塔(英文名:Tower of
Belem)。就在海港边缘处,是为纪念葡萄牙著名航海家达伽马(Vasco da Gama,1460-1524)而建的。
当年飞越非洲大陆的第一架飞机模型
发现者纪念碑(Monument of the
Discoveries)。这座1960年建成、纪念恩里克王子逝世500周年的纪念碑高达52米,远看形如帆船。船头屹立着恩里克王子(也叫亨利王子:Infante
D.
Henrique,1394-1460),东西两侧各有16位人物雕像,都是葡萄牙历史上具有很大影响力的人物。只可惜,从陆地拍照不像帆船,王子的正面也没照上。这位赫赫有名的王子终生未娶,为葡萄牙的航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开创了欧洲殖民的历史先河。
2、老城区景点
随着大巴的转绕,我把庞贝尔(Pombal)侯爵广场的纪念碑扫描了几张。很遗憾,柱子上的首相侯爵看不清,基座部位的人物雕像稍微清晰一点儿。
45米高的圣胡斯塔(Santa
Justa)升降机,矗立在建筑之间,横越在楼房之上。由于排队的人很多,我们没能乘坐,站在下面仰视了好一会儿!运行了100多年的老机器,居然还那么好使!
罗西奥(Rossio)广场。这里是里斯本老城的最中心。没办法,冒着中雨来回走了两遍,都没有拍出好的图片。
这是里斯本的国家剧院
菲盖拉(Figueira)广场上的骑马雕像,下面停着该城的特色出租车。
导游告诉我们,一定要体验一下欧洲最老的运输工具——有轨电车。正赶上下雨,那就在站台等车吧!倒霉呀,足足半小时,E12路车才来。这就是运行了144年、如今仍活力十足的有轨电车。
电车好像一条老牛,吭哧吭哧地把我们拉到了山顶,在车上我抓拍到了一尊大理石塑像,他就是里斯本的守护神圣文森(St.
Vincent)!
电车绕回到原点后,我们下车去找奥斯古塔凯旋门(Augusta)。这条著名的步行街地面上,由黑石块组成的艺术花纹被雨水清洗得既干净又漂亮!
墙壁上的这两幅雕塑代表了葡萄牙,我顺手给咔嚓了下来!
到了,就这里!也叫商业或宫殿广场。巨大的拱门让人震撼,上上下下、前面后面都那么精美绝伦!
广场对面就是特茹河(Tejo),西班牙叫塔霍河(Tajo)。该河的出口就是大西洋。从这里可以看到里斯本的大耶稣像,就在前方的山顶上,我们计划第九天到那儿参观!
3、
第九天,我们返回了里斯本,大巴直接把我们运到了Almada山顶。仰视站立在高达75米石门上的巨大耶稣(葡语:CristoRei),俯瞰那条长达2277.64米的红色铁桥,凝望对岸多彩绚丽的城市建筑群,我好一阵激动!
这座桥的名字很有趣儿,叫4月25日大桥(葡语:Ponte 25 de
Abril)!它是欧洲第一、世界第三长的悬索桥,于1966年4月25日建成。原来是以一统治者命名的,统治者被推翻的那天就改名换姓啦!
特茹河对岸的建筑群
这是从红桥上抓怕的几张镜头。里斯本港口很大,远方错落有致。
最后,再仔细瞧瞧这张图吧,是我特意找好角度拍下的。黑色的十字架、红色的大桥、一位虔诚的耶稣使徒、数位遥望的各地游客、还有远方的城市建筑都在这一画面上。想一想,这是一个蓝天白云、又黑红相间的世界,未来该怎样呢?这个信仰天主教的国家,今后的命运又是如何呢?
至此,我终于看出了这座欧洲历史名城的端倪!
敬告朋友:鉴于新浪留评既费时又费力,从本博文起,我暂时关闭了评论功能,望博友们理解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