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视界之三、都江堰——水利史上的不老堤

标签:
成都风景都江堰飞沙堰、宝瓶口、鱼嘴安澜桥、秦堰楼中国古代水利工程 |
分类: 中国足迹 |
都江堰在四川的地震带上,历经无数次的地震考验,其魅力依然不减当年,还在源源不断地给蜀民输水造福呢,真是名副其实的老千岁啊!确切地说,它已经两千二百多岁了!是名垂千古的水利工程典范,无愧于世界文化遗产!
1990年,我曾在桂林附近参观过灵渠,当时就被那气势宏伟、造型精美的“湘离分派”所震撼,才知道我国在秦代,其水利工程建造技术就已经世界领先了!从那时起,就想着一定要把我国古代所遗留的三大水利工程都看上一眼。大运河很长,看过一段;都江堰较远,只好等待机会。这次祖孙三代成都行,给了我一个绝好的机会,我说啥也不能错过!
8月20日,天空湛蓝,我们一家租车赶往都江堰。堵车、堵车,市内严重堵车,我的心也好堵哦。不过一到高速,就是另一番天地。大路笔直,直通都江堰!
大门口,游人不少,出出进进。
走不多远,就能看到这个喷池。它可不是普通一景,那里面的四个锈铁管,也叫卧铁,就是当年埋在大堤里的宝物。
沿着两边有渠水、并铸有当年诸多修堰功臣雕像的大道,我们直奔伏龙观。
回头一看,很是壮观!
再转到后面一看,视野更加开阔!前面就是飞沙堰的溢洪区。
飞沙堰是都江堰的关键工程之一,为确保洪水泥沙不至流入灌区,就在此地被分流了出去。
回头就望到了狭窄的宝瓶口。灌区的水就是由此引入的,两千多年来一直流淌着成都人的救命水!
我们乘坐观光车来到了鱼嘴分堤处。这儿,也是都江堰的重要工程之一。
从这里,岷江被一分为二,即内江和外江。外江宽而浅,内江窄而深,枯水季节有60%的水量流入内江,保证了成都平原的用水。
该桥也叫安澜桥,那天被装扮得非常喜庆,好像接待新郎和新娘,我倒想充当他们不知名的老丈母娘!
都说走过这座桥,就能幸福美满,可惜俺没带俺家那位来。但俺女儿一家来了,他们的爱情美满就是我最大的幸福啊!
这里还建有二王庙,当然是后人为纪念李冰父子而建的,体现了咱们中国人“吃水不忘打井人”的感恩情怀!
登上秦堰楼,美景不胜收!
内江和外江的中间就是金刚堤,其实就是岷江河床上的江心洲,上面绿化不错,建有观光车道和人行道。
多年的保护和新修,才使这个巨大的水利工程青春永在、万代利用!
这一定是现代建筑,与古老建筑携手并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