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尼图话系列八十四、自由自在的德国鸬鹚

标签:
鸬鹚鱼鹰德国野生动物法兰克福风景美茵河、尼达河 |
分类: 美尼图话 |
鱼鹰的学名叫鸬鹚,相信许多人都认识它,我是二十多年前在桂林公出时认识的。
漓江上有许多竹排,竹排上有渔夫和鱼鹰,渔夫戴着斗笠撑着竹竿,鱼鹰站在前头或后头,有时候还站在竹竿上。它们警惕地观察着水面,一旦发现目标便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猛冲过去,把鱼稳稳地叼住然后送给渔夫,渔夫顺手把鱼扔到鱼篓里。它们怎么那么听话呢?跟猫狗似的,甚至比那猫狗还自律,到了嘴里的东西竟舍不得吃,先献给主子。后来我明白了,不是它们先天就有着高尚的“政治觉悟”和“舍己为人”的精神,而是脖子被扎着呢,即使垂涎三尺也咽不下去呀!当然了,主人也是比较心疼“孩儿们”的,既让马儿跑,就得给马草,有时半夜还加小灶呢。这鱼鹰之所以忠心耿耿地被人利用,就是因为它们辛苦之后,能吃到犒赏的小鱼。
难道鱼鹰也有荣誉感或成就感不成?要不然,它们怎么就不逃跑呢!原来它们是人工饲养的,跟人处出了感情,离开人就不知怎么活了,所以甘愿成为人们捕鱼的工具,现在主要成了表演道具。
看到一篇文章,说这种传统的捕鱼技术已经没有多少传人了,前景很惨淡。是鱼鹰越来越少?还是鱼越来越少?还是这活不好挣钱了?抑或先进的捕鱼技术淘汰了旧技术?也许诸多因素都有吧,这种在中国流传千年的古老捕鱼方式,就要寿终正寝了。我倒觉得是好事儿,鱼鹰再也不用人勒大脖子了,可以回归大自然了!
一次我在桂林旅游时,看到一渔夫站在公园湖边,用长竹竿挑着鱼鹰,前后各一只。见我观望,说五元一张相。当然,我不会照的,我见到的野生鱼鹰多得去了,天天给我免费表演!
美因河和尼达河里,有许多野生鱼鹰,它们跟我曾经提到的海狸鼠一样,天生就是好命,自由自在地飞翔和降落,随时随地地潜水和捕鱼,过着神仙般的日子。
喜欢扇它们的两个大“扇子”
飞起来很漂亮,而且很高!
这是吃美了霎那!
开大会喽,都到树上集合吧!
这里藏着很多鱼鹰,估计怎么也有几百只吧。可我进不去呀,眼看着它们高高地空中飞、又刷刷地水面落,突然间又没影了!再等见着它们,早已百米开外了。这里就是它们的天堂,也是我欣赏鱼鹰的最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