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中国足迹 |
我父母居住在大庆龙凤区乙烯居民点儿的街边。从小区的西边大门出去,一条笔直的大道贯通南北,也许因为平时车辆很少的原因,每天这里都有早市,而且规模还很大,卖啥的都有,但以蔬菜为主,长近一公里;正西是湿地,有许多池塘,一般水面都在五六十亩那么大,盛产鲤鱼;正南是农村,名曰三角荒,表面又破又脏;过了这个小村子,就看到时髦的蔬菜大棚区了。正是这地缘优势,让我有机会接触到当地的农民,甚至还有两次被热情的农户邀请到家里做客。
对于农民和农村,我深有感情。尽管我生长在林区,但父母年轻时可是地地道道的河南农民啊;尽管我没有干过农活,但曾经学习过的专业和工作单位却与农业息息相关。再说了,谁不买菜吃粮,几个人能离开鸡鸭鹅猪牛羊啊,没有农村就没有城市,没有农业就没有工业,没有农民就没有我们的今天。很庆幸,我能天天看到他们的身影,并与他们唠唠家常,再照一照他们那朴实憨厚的形象。受益匪浅,永当留念!
现在就来个看图说话,看看咱们中国北方农民的今天或现状。
一、鱼塘养殖者
吃水不忘打井人,吃鱼不忘捞鱼者。瞧瞧他们,身穿厚重的防水裤,在深秋冰冷的水里捞鱼,真的很辛苦!有的承包户就睡在简陋的干打垒或者破棚子里。
二、路边放羊者
1、这位骑着摩托车放羊的老汉告诉我,他的山羊除了喂点儿豆饼外,就是每天在外吃草和树叶,每斤羊奶可卖7元钱,每天一只山羊可产十斤左右,还是很合算的买卖。
1、这位骑着摩托车放羊的老汉告诉我,他的山羊除了喂点儿豆饼外,就是每天在外吃草和树叶,每斤羊奶可卖7元钱,每天一只山羊可产十斤左右,还是很合算的买卖。
2、边听收音机边放绵羊的老妇对我说,她放羊是为了卖羊崽,三个月龄的羊可卖600至700元。放羊是她家的副业,也算是轻活,她天天还得种地,秋季收玉米太累了,手掰的又酸又疼,脸也晒扇了。


三、 平菇种植者
这个蒙着头巾捂着大口罩的农妇正在烧锅炉呢,就在她家的大门外。原来她在烘烤平菇培养基,上万的培养基就在那个绿色帆布大包里,只有经过高温灭菌,培养基才能接种菌种。菇好吃,活难干哪!她向我诉苦,挣不了多少钱,不想再干下去了。
四、 收玉米秸者
我问正在村边收拾玉米桔的老汉,弄这个干嘛呀?他说烧火做饭!我说这儿地下都是天然气,怎么没有管道啊?他说我们是农民,跟这儿的工人没法比啊!我很吃惊,大庆除了石油就是天然气,这近水楼台倒不得月啦?他指着路的另一侧说,这里埋的就是管道,附近还有三个气井,可不给我们用啊!过了两天,我打电话给我的一位在市里工作的老同学提及此事,他跟我讲了一些没有给农村安装管道的理由,好像很有道理。该村北头就是乙烯居民区,全部住楼房,做饭用天然气,洗澡有热水,冬天有暖气,我父母在这生活得很安逸。可这工农差别让我特感冒,也太不公平了吧!
五、搂树叶者
因为要烧火做饭,加上北方天冷得烧炕,我看到好几个人在人工种植的杨树林里搂树叶。这个老头儿和他的老伴儿告诉我,耧一天的树叶可做两天的饭,家里还积攒一些干树枝子,但舍不得现在用,等冬天不容易外出时再用。我问他们为啥不买煤呀,老头儿说太贵了,1000多元一吨,他俩每月的低保才110元,每人55元,根本不够花!我真不知道再问啥了!
六、卖菜者
秋收了,附近的那条早市的道路两边,堆满了大宗蔬菜:土豆、地瓜、大葱、萝卜、白菜等等,菜农必须在此昼夜看护,有车的还行,睡在车里,没车的就睡在路边的蔬菜堆里,有的搭个简易的小棚子,有的利用纸箱子垒个小空间住在那里。要知道,前天夜里的气温可是零度啊,他们也很不容易啊!这几位一边说笑一边烧烤,我跟他们攀谈,他们似乎并不太在意这种户外生活。还一阵调侃:咱一个农民,有啥能耐啊,就靠秋收卖菜把贷款还上再挣点儿钱呗,没关系,冻不死人的!我要给一位农妇提供旧被子,她却说没事儿,谢谢啦,自己带的足够了!
七、孤寡老人
当我骑车经过这个老人身边时,被他身上数以百计的苍蝇惊呆了,我下车问:你身上怎么这么多苍蝇啊?他操着关里口音说不碍事,刚从菜地干活回来。我这才看清,老头儿的衣服实在是太脏了,穿了好几层,已经分不出颜色了。原来他是从安徽投奔弟弟的孤寡老人,今年83岁,就住在城边的三角荒村。他说他一年就买一袋白面,平时就吃自己种的蔬菜,一两个月能吃上一顿肉。但俺从来不得病啊!他乐呵呵地告诉我。可我还是心里发酸,他现在还能种地,再靠自己的三轮车收点儿破烂什么的,以后干不动了怎么办啊?
八、大棚种植者
该棚女主人特别热情,让我到院内参观她家的大棚。她家的蔬菜全是有机的,因为是用自家的鸡鹅兔粪上的地。她还告诉我买菜就买农户自家小园的,并薅了一大把臭菜和两棵白菜送给我。看着满院的绿色植物和她那黢黑粗糙的脸和手,就知道他和她的男人付出了很多辛勤的汗水。
后一篇:大庆走马观花续七、秋日寻芳赏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