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植物系列 |



德国是绿色之邦,到处都是森林。而境内面积最大的城区森林,离我家很近,紧挨着法兰克福市西部的天鹅镇(Schwanheim),方圆近五千公顷。那里的树种非常丰富、应有尽有,而最为出名的是那片橡树林,被命名为千年的橡树。我曾经介绍过该镇的沙丘保护地,现在就介绍一下令人怜惜的老橡树。
橡树的学名叫栎树,树型高大魁梧,是世界上最大的开花植物,生命周期长,据说有千年的老寿星,德国把它选为自己的国树。这里的橡树有千年的历史,好多棵橡树已达四五百岁的高龄,成了附近一道亮丽而珍贵的景观,多少年来,人们不但特意保护它们,还为它们树碑立传。
今年八月的一天,我特意骑车到那里看看。大约三年没来了,那些橡树怎么样了?我忽然想起了舒婷的那首诗——《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
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有我的红硕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
这首诗把橡树比喻为一个阳刚的男人,用木棉代表了柔情的女人,表达了一种具有独立人格的爱情观,我非常喜欢。
当我还是少女时,就认识了像树,我们习惯称为柞树。因为我的家乡在小兴安岭林区,那里的橡树数不清,我曾跟着大人们上山采橡子回家喂猪。还听父母说,在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因那场带有人为性质的大饥荒,不少人用橡子面充饥,其后果是严重的便秘。到了德国,才知道橡树是这个国家最爱的树种,还是这个国家的国树,更令我惊讶的是,橡树叶还成了欧元背面的设计图案,它们分别印在德国的五分、两分和一分的欧元硬币上。
当我骑进这片有八个标牌的橡树林中,心里一阵怜惜:怎么搞的?!好几棵古老的橡树已经倒了,而且倒得很惨烈!根还在土壤里深深地扎着,一大段粗而干、干而裂、裂而丑的底部树干立在那里,像是在向人们述说:我曾经存在过,就在这里,就在你的眼前!还有好大一截树干躺在地上,虽然支离破碎,但风骨犹存!细看,周围还有一圈矮矮的木桩,那是人们曾经保护它而留下的证据。
谁说的,时间是把杀猪刀。要我说,时间还是一条伐木锯。无论人们如何保护这些大树,其结果,还是不能把它们从时间的大锯里解救出来。时间啊,把它一点儿点儿亲手编织的年轮再一点儿点儿地亲自抹刷掉!无论什么东西,都被时间创造出来,然后,又被时间折磨而去!为什么?一个让人永远也无法破解的命题!
我为橡树致哀! 也为人生叹息!而永垂不朽的只有无痕而无情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