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之过

(2013-06-14 17:04:26)
标签:

学习

文化冲突

感悟

经历

分类: 人生动感

持续十个月的德语融合班终于结束了,令人高度紧张的考试也过去了。接下来就是应邀到老公的两位老朋友家里做客,然后陪伴国内来的友人旅游一周。

可没料到本来轻松而高兴的心情,昨天晚上竟被那对德国夫妻给“搅和”了。

其实一点儿也怪不得人家,我绝对是“自寻烦恼”,谁让咱是个不傻不苶的中国人来的。回来的路上我一直闷闷不乐。见老公不明其因,就与他做角色替换练习:假如你是我,人家当着你的面一个劲儿地抱怨“中国的空气太糟糕了,中国的水太脏了,什么什么的太可怕了”,你舒服吗?!——可人家并没有说谎,也没有瞧不起你这个中国人的意思啊!——可他们不该当着我的面说那么多的furchbar(可怕)!……。

说心里话,我很敬佩那个德国佬。用老公的话说:他是个近乎完美的人。他有着理想的工作;时年六十仍意气风发;家里的一切(除了他的年轻老婆)都是经过精细加工和合理布局的。尤其让我吃惊的是他写字台上那些装订极其整齐的各种资料和摆放在玻璃窗柜子里的来自五十多个国家六十余种沙样瓶。可以说,他是我见到过的最具有德国Ordnung特征的人。这不,与老婆一趟中国游回来,一大堆的“纸”竟变成了极其精美的文献集。集子里五花八门,不但有整个行程的车票(飞机票、火车票、轮船票、公交票及出租车票),而且还有全部参观过的(北京、重庆、宜昌、上海、苏州、西安、洛阳、桂林、三亚)景点门票,以及名片、明信片、城市地图和住宿发票,甚至还有啤酒标签、衣签及导游手写的问路字条。所有这些连同他自己拍摄的几百张照片一起按时间和地点错落有致地粘贴起来,还在每个城市的首页加上了德文简介。我突然闪个念头:等他去世了,可千万别忘了把这珍贵的私人档案遗送国家博物馆,那可是了解中国社会的最佳资料。

他邀请我们的目的就是向我们展示他那花费整整三周业余时间而装满了四大文件夹的中国旅游成果。

我和老公小心翼翼地翻看着这些精致而高档的“文件”,生怕一不小心弄上了手印。他和他的老婆在旁边逐一地讲解着。他们赞叹长城之雄伟,秦始皇兵马俑之壮观,龙门石窟之精湛,桂林钟乳石之奇妙,南海风光之秀美,多次发出“不可想象”、“难以置信”的词句。可又时不时地急转话锋,抨击他们所见到的丑陋一面。最令他们反感的是从重庆到宜昌这段水上行程。我心目中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仙境已被眼前的真实照片覆盖得无影无踪:两岸山脉上布满了黄斑,翻滚的江水呈现出棕土色,还有半拉子三峡移民建筑工程。我本能地告诉他们:原来可不是这样的,现在怎么……

他们抱怨最多的是城市污染,边说边噤鼻子,似乎那污浊的空气至今还骚扰着他们的鼻腔。看着看着,我从中发现几处有着相同背景但色调却明显差异的风景照,便急不可耐地指出:瞧,这里不是白云蓝天吗?可人家立马更正,那是明信片,我们照的在下面!我如芒刺背,再不想多言。我甚至有点儿反感他们了,怎么什么都照哇:车厢内脏兮兮的蹲式便池、大街上与机动车并驾齐驱的装满破烂的脚踏车、偎缩在高大建筑墙角下衣衫褴褛的乞丐、裸露在市中心半空中的一团团电线结……我们是发展中国家,就不信你们国家找不出这些大煞风景的“风景”,真是吹毛求疵,小题大做!我心里烦了,但又碍於老公的面子不好发作,便起身去逗他们家里的那只大花猫。

回到家里,我心里还在别扭,随即上网看看有什么好消息冲淡一下。可一则“德国之声”上的“T恤事件”又让我火冒三丈:有个缺德的德国服装设计师突发奇想地设计了一款“抗盗版”的T恤衫,背面竟印上了“F-U-C-K YOU CHINA”字样!这一带有严重歧视和侮辱我们华人的事件正引起轩然大波,我使馆已介入并提出正式谴责!不就是我们羡慕你们的产品才善意地模仿一些并造福于多方老百姓么,也不致于采取如此恶劣的反击手段。有能耐起诉去,法庭仲裁啊!真是欺人太甚!

这时,我的脑海里又浮现出大批集装箱里的中国商品在汉堡港被无情地绞碎销毁、我们的汽车被破坏性试验撞成一堆烂铁、西班牙华人的仓库和商店被当地人付之一炬、意大利华商被该国警方人员殴打致伤等等一系列情景。我曾深感痛惜过,我们同胞的辛勤血汗瞬间化成了烟灰;我也曾倍感心寒过,西方民主国家怎么竟如此冷酷无情。我们中国人哪辈子也没欠过你们什么东西呀?!特别是一想起那个可恨的阿富汗混账小子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那是发生在本月初的事,离德语融合班课程结束还剩下最后一周时间。那天晚上,老师照例播放听力练习,可她按了数遍录音机上的按钮却没什么反应,便随口来了句:对不起,可能坏了。谁也没想到在这安静的课堂上那个长着乌鸦嘴的阿富汗人接了一句:那是中国产的,质量不好。这下,我成了一头暴怒的母狮,冲着他喊道:你怎么肯定是中国产的!哪个国家的产品都有次品!你怎么乱说?他不但不对他的偏见表示歉意,反而变本加厉地又补充到:中国的——都不好!我更加恼怒:你们国家有什么!一个小破国什么都没有!中国人还帮助你们,Scheiße! ——Scheiße! ……,我们俩对骂起来。急的老师直拍桌子。

 

下课后,几乎所有的同学都过来劝我别生气:他说的是你们国家的产品而不是说你本人,你没必要和他吵。我说:这班里只有我一个中国人,当然我不能容忍他侮辱我的祖国。突然间我又想起了刚刚从导向班那里学来的德国基本法的第一条第一点:Die Würde des Menschen ist unantastbar(人的尊严不容侵犯)!现学现卖,我迅速地将这几个字大写在白纸上递给那个阿富汗人。他傻问:什么意思?我答:你问老师或你的字典!最令我难堪的是,在离开教室的时候,老师安慰我几句,我顺手把桌子上的录音机翻转过来,“Made in China”清晰地标在底壳上。老天,怎么就这么巧呢?!我仍嘴硬地辩解:这个机器太老了,什么东西都有寿命的。

当我把这个遭遇告诉我的好友莉莉时,她与我同感。她也告诉我一个很不愉快的经历:有一天在课堂上讨论吃喝话题,有个非洲男人举例子竟举到我们中国人的头上,说我们中国人又吃狗又吃猫的。我一听就火了:你看见了么?哪个中国人吃的!我还听说你们吃人呢!那家伙没敢反驳。我说莉莉,都像我们俩这样不得气死吗!也真是的,外国人享受着我们的便宜价格带给他们的巨大实惠,不领情算了,还羞辱我们。一群白眼狼!其实我们自己人怎么怨怎么骂都无所谓,最怕的就是外人借机大作文章来糟践我们。怪谁呢?全球经济正在一体化,在这个小小的地球村上大家干什么都瞒不住了。要想维护我们的国格,光靠我们这些炎黄子孙的人格根本不够,还真得具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及过硬的技术和质量!

我真担心,我这高傲的头颅是否再碰到这类令人沮丧的情景还能昂起;我更害怕,也许有那么一天我会面对此景不再有任何心理反应。

此文作于二零零七年七月二十五日 发表在《欧华导报》二零零七年第八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