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印度的国际环境如此之好?
(2022-11-19 19:44:30)
标签:
印度 |
分类: 谈古论今 |
为啥印度的国际环境如此之好?
1, 印度的政治体制和民主,跟西方国家的政治体制和民主政治保持高度的形似,这使得在意识形态上来看,印度和西方国家有天然的亲近感,能尿到一个壶里。
印度被西方国家称之为亚洲的'民主先锋', 西方国家国家数量虽然少,人口虽然不多,但是他们在世界处于主导地位,在全世界范围内输出了很多的公共产品与普世价值观,影响力很大。只要西方国家认可了印度的政治制度和民主,不敌视印度,不压制印度,不制裁印度,自然就能为印度提供比较好的国际环境。
印度依旧属于英联邦成员国,借助于英联邦整体的影响力,借助于殖民母国英国的影响力,能够比较好的扩展其影响力,以及应联邦成员国之间的贸易科技文化的交流与互助。印度保留在英联邦成员国地位,也能使得英美系西方国家对于印度有天然的好感。
2,印度的地理位置比较优越,东西南三面面向印度洋,可以为一直苦苦寻找出海口的前苏联提供印度洋的出海口。所以在冷战期间,印度跟苏联关系也不错。苏联为印度的工业化提供了连续三十年的支持,数百亿卢布的经济援助,而印度军事装备现代化也都靠从苏联的军购。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和印度之间保持着紧密的军事政治和经济联系。
3,更让西方国家发自内心欣赏和看重的是,印度的大而不强,印度拦泥扶不上墙的工业化,印度永远缺少挑战世界大国的潜力和可能。
时至今日,印度依旧能游走于世界两个超级大国之间,左右逢源,两边都不得罪,两边都交好,其国际环境确实远远好于中国。不管是高科技产品,还是高精尖的军事装备,印度都非常容易的从西方国家和俄罗斯那里购买到。好东西容易买得到,所以造不如买的思维已经成为其政府部门和军事主管部门的惯性思维,这使得印度的国产化和工业化进程极为缓慢。不管是民用产品还是军事装备,印度国产化水平都是极其低下,很多最基本的民品和军事装备,印度都不能生产,或者国产的质量极其低下不堪世用,只能靠进口。
一心想发展经济的印度错过了第二次工业化,错过了70-80年代欧美的产业转移,错过了21世初的全球化,也错过了移动互联网革命。
印度总结起来就是“割裂”、“散装”, 政治不统一,文化不统一,意识形态不统一,语言不统一,宗教不统一.这样一个“南亚地区”竟然还独立成国家了,能有好吗?宗教问题更是无解,一向智慧的百度百科都说不清楚,只给出了八个字:多种信仰,非常复杂。
印度要想实现工业化,单纯靠经济学的规律走不通,必须依靠强大的政府来铲除障碍,需要来一场深刻彻底的社会革命。但你我都知道,印度不具备“强大政府”这个核心要素。所以,不管是莫迪废钞,举债搞1.4万亿美元基建计划、开放市场和外资准入、大力招商引资,还是用政治军事上的冒险来转移国内矛盾,都毫无作用。
综上所述,印度不管是意识形态领域,军事方面还是经济工业化方面,都完全不具备挑战和代替西方国家地位的潜力与可能,只能在国际社会里甘当冤大头和奶牛,成为西方国家随意收割的韭菜,倾销其产品和军事装备的大市场。这样的印度怎能不受西方国家的欢迎呢?可以想见的是,这样的印度将永远能享受比较好的国际环境。
-完-
写于2022-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