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替天行道”的战略思维成就其梁山首领地位 --- 我看98年版《水浒传》
近期重温经典,利用业余时间看了98年版的电视剧《水浒传》。
话说宋江上山之后没多久打出了‘替天行道’的旗帜,为梁山好汉们提出了全新的指导思想,展现了不一般的领导力,迅速将梁山好汉凝聚在他的身边,树立了在梁山泊的领导地位。虽然当时晁盖是梁山首领,但是他也不能不对宋江刮目相看,暗自佩服。曾头市一战,晁盖眼睛被毒箭射中后中毒身亡,宋江顺利成章被拥戴为梁山首领。笔者认为,宋江拥有过人的胆识与眼光,能站得高看得远,具有战略思维,是一个很好的管理者,值得我们好好研究与学习。

宋江为人豪爽,喜欢结识江湖三教九流人物,并且广施财物有关,可谓是‘财散人聚’,这些都是他能成为一个组织里高层领导者的基本素养与必备条件。
宋江在郓城县扶困济危,人称「及时雨」,他曾为卖唱的阎婆惜安葬亡父,可见其为人善良,乐善好施,愿意帮助社会的弱者,是一个正直而受人尊重的人。当然这个与他家底有密切关系,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有财力做到广施仁义,扶困济危。当然自古至今,并不是每个富人都能做好乐善好施,不然怎么会有“为富不仁”之说呢?
而晁盖七兄弟上梁山之前劫持了生辰纲,给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京城蔡太师传令于十日内捉拿贼凶,否则革职查办,管辖黄泥岗地段的缉捕使臣何涛因未能破案,被面刺逸配二字,发配沙门岛。在准备上路时,遇其弟何清说出破案线索,何涛喜即回禀济州,抓了白胜,白胜在牢中受刑不过,招出晁盖。东溪村里,晁盖吴用因不见白胜,忧心忡忡,二人到郓城县城寻找白胜的下落。济州府何涛来郓城与县衙接洽,宋江把何涛安顿在酒楼喝酒,自己即抽身出来,骑马赶向晁盖村庄报信,晁盖随即离去。"
这一私放晁盖的行为,也使得宋江对梁山几个主要头领有恩,这是宋江在梁山好汉中头领中有威望的一个重要原因。毕竟后续晁盖上梁山之后没多久就火并了前头领王伦成为新的头领。宋江帮忙晁盖兄弟等人逃脱官府追捕的行为,让其不经意间押宝到晁盖一行身上,可谓是典型的走上层路线。后来晁盖等人上梁山之后,晁盖欲答谢宋江雷横等的救命之恩,遣刘唐送百两黄金及一封信给宋江,就说明梁山领导层晁盖等人对于宋江很是感激和欣赏。
后续,体制内工作的李逵工作中遇到了宋江,仰慕其‘及时雨’的名声而追随他直至与其一起喝朝廷御酒而死;燕青,张顺等几个英雄人物也是仰慕其名声追随他,使得宋江上山之后有了自己的嫡系心腹人马。
宋江在体制内担任押司时候对于晁盖等人的暗中帮助,使得他在梁山好汉心中有威望,但是这种威望只是在晁盖嫡系中小范围的存在;加上宋江自己的嫡系人马,其实这种威望的存在范围,也并不太大太广。真正使得宋江在整个梁山泊牢固的建立自己的领导地位的是他提出了"替天行道"的指导思想,打出了"替天行道"这面旗帜。江core说"旗帜就是方向",很有道理,因为它给一个人或者一个组织以指引,是战略性。

晁盖等人聚集在梁山,追求的是兄弟之间相聚在一起,共叙兄弟情义,过"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惬意生活。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很低层次的追求,只是一种很淳朴的江湖义气的体现,是一种不能长久持续的行为,并且是一种不自信的逃避社会不公正的消极行为。而"替天行道"的旗帜的挂出,占领了道德制高点,这个也给了落草为寇的梁山好汉们一个高大上的信仰:知道自己为啥要聚集在梁山泊,并且自己并不是朝廷所污蔑的那样是草寇,是江洋大盗,是祸害百姓的土匪,而是反抗朝廷奸臣黑暗统治,维护社会正义的英雄。这使得整个梁山泊上至头领下至基层士兵,都有了一个大步自信向前进的方向。有共同信仰的梁山好汉们,就是一个战斗力强大的整体,而不是一群乌合之众与散沙。

惟因如此,宋江能在人才辈出,100多英雄并立的梁山泊一呼百应,并在众人衷心的追随之下,领导梁山泊好汉们实施后续的招安政策。笔者在这里不评论招安政策是否正确,效果如何,至少宋江能影响与掌控梁山泊集团的行进方向,让整个集团按照自己的思路与设想稳步向前推进。这就是一个组织里最高层管理者的作用:制定好组织发展的战略大方向,安排好各方资源,去完成给组织里各个部门制定的任务,实现给组织制定的目标。
2017-10-08 写于无锡市新吴区梅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