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道德经》第十七章读后有感

(2013-05-21 20:02:34)
标签:

文化

文/赵放阳

原文: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信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译文:一流的统治者,人民根本意识不到他的存在;次一点的统治者,人民会亲近并且会赞美他;再次一点的统治者,人民都会畏惧他;最差的统治者,人民都会蔑视他。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就不会相信他。一流的统治者是多么的悠闲自得啊!他很少发布命令,事情成功了,老百姓会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子的”。

个人读后感:老子在这里似乎还是强调“无为而治”。曾经见到过这样的一句话“我自无为,民自化”。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不需要管理,人人会自觉的去做自己份内的事情。组织的核心目标已融入整个组织中的所有成员的一言一行当中去了。无须任何制度、规章去圈点。

现实中,我们往往看到某组织当中的某核心成员离开一段时间,该组织就混乱不堪。他在的时候,该组织就迥然有序。其实,这样的组织及组织管理者最多是三流(其次畏之)的组织管理、组织。如果组织的管理者在与不在,对该组织的既定目标的推进不存在任何影响,那么这个组织管理、组织可以算是二流的(亲而誉之)组织管理、组织。

曾经听人说过,世界上最好的(一流的)组织是宗教界的组织。所有成员都是自发的一种信仰在促使组织成员的行为方式。确实!中国一本有名的预言书《***》,最后描述的也是世界大同,根本不需存在什么组织!因为组织的价值观和所有成员的价值观一致。组织的存在与否就根本不重要了!更加不要说,要去规范、引导人们的言行!和老子的这一章的观点如出一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