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道德经》第九章,读后有感

(2013-05-21 19:53:21)
标签:

文化

毕露时

对立面

妄念

大悟

文/赵放阳

刚刚狂风聚起,暴雨大作。随手翻书,读到了《道德经》第九章。有感而大悟,遂快速记录下来。

第九章原文: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不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个人读后感:

“水满则盈,月满将亏”。虽然很多人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在现实生活、工作当中,有几人会见好就收,懂得“功遂身退 ”。老子在这个问题描述的其实就是一个“度”。万事万物都是这个“度”在界定它的分水岭。如果超越这个“度”,将“自遗其咎”。过度追求不切实际的,只会转向我们原本追求的对立面。

老子在这里反复强调"为而不恃"。可以这样看:人的欲望如一个器皿,如果在你现在容许的条件下,只能装这么多的。就不要有太多的妄念!器皿只能倒这么多,多了就流了。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这并不是件坏事,但懂得过犹不及的道理是关键。一个人总以为卖弄自己的才华、能力,凡事咄咄逼人,怎不可能引来祸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多年前读过一本武侠小说《葵花宝典》,东方不败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过度追求自己的武艺成就、江湖地位。最后走火入魔。

“功成而弗居”。韩信之死,可见一斑,如果他懂得"揣而锐之"的这个道理,就可以和周公、召公、姜太公媲美,何至于落得这样一个下场?范蠡 的急流勇退莫不能说是一种明智的选择态度。司马迁不是说他“三迁皆有荣”吗?而实际上,观其一生,范蠡是过得那样洒脱、舒适。也是转到哪行,哪行都是非常有成就!  

人生懂得在锋芒毕露时,“不揣而锐之 ”。才能在条件容许时,再度“金玉满堂”。老子的《道德经》的这一章阐述的不是“无为而治”的人生态度,更多能够读懂它的话,是一种一张一弛的睿智人生哲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