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开题报告  修改后

(2017-12-04 20:42:36)

一、开题报告内容(表格不够可以自加页码。)

(一)课题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问题界定清楚、真实可信、表述严谨)

一、 课题提出的背景和现实问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并且具有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要让学生能够学会学习,就必须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我发现有些学生的学习习惯缺乏,对待学习的态度是听懂、会做题、考试过关,基本上都没有主动预习、自主复习等学习习惯。其次是部分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比如说做作业拖拉,磨磨蹭蹭,计算不仔细,漏洞多,不检查等。而有些学生有着较好的学习习惯,能独立思考,勤学好问,学习成绩优异等。由此可见,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的长远影响,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率,更关系到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一课题很值得研究。

 二 、课题概念的界定

  所谓学习习惯是指学生的主体在较长的学习习惯中,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学习行为。学习习惯的培养包括学习态度、学习目的、学习方法等方面,其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学生能够形成学习能力。

 

学生学习习惯的好坏是影响学习效果的关键,也可以使学生终生收益。选择这一主题作为研究课题,其目的就是从小学阶段抓起,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人生打下良好的开端。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通过此课题的研究帮助学生能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习惯。在培养过程中,重视外部强化训练的同时,更要注重内部动力的激发,做到规范和科学。

2、通过此课题的研究帮助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基本学习习惯: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学用结合,总结反思,推广。

3、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及不良习惯矫正。明确学生形成不良行为习惯和“知行脱节”的原因及矫正策略。探索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规律、方法和途径。探索如何指导家庭与学校配合,共同做好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工作。

 

4、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和指导,帮助学生消除不良的学习习惯,凑成良好的校风、学风的形成。

研究内容和目标,拟采用的研究方式方法

研究过程及步骤(1、计划如何开展,2、研究时间如何分配到月,3、流程如何操作,4、预期成果如何呈现)

(二)课题研究目标、任务和研究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1、课前预习习惯:课前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预习,预习时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向同学、家长问询,仍然没有解决的问题标记出来,以便在课堂上有重点地学习。

2、认真倾听习惯:上课时,要专心听讲,做到“眼到、耳到、口到、心到”,遵守上课的纪律,不做小动作,发言先举手,不随便离开座位,情绪饱满,精力集中。能够复述所听内容。养成认真倾听、勤思、能评价的习惯。虚心听取同学的发言,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谈话,不讥笑别人的错误

 3、表达习惯:练习说完整话,口齿清楚,声音洪亮,仪态端庄。

4、书写习惯:书写时注意保护好视力,做到“三个一”:眼睛离书本一尺,胸膛离书桌一拳,手指离笔尖一寸。写字姿势要端正,做到“头正、身直、足平、臂开”,字迹工整,书写规范。

5、阅读习惯:养成每天阅读30分钟的习惯,达到阅读有一定的速度,学会摘记读书笔记。

6、钻研习惯:培养学生遇到问题爱钻研的好习惯,尤其是数学难题方面。积极主动思考,分析,寻求解决方案。

7、不良行为习惯及时改正习惯:遇到自己或身边同学们有不良陋习或行为习惯不端正时,即时指出并且及时纠正。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

  1.查阅文献,资料:通过上网、读书、查阅典籍等多种途径,搜集,整理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典故、理论文献资料,指导课题研究,把握课题最新动向。

 

2.调查研究法和个案研究相结合。通过问卷调查、座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学习现状,并展开影响学生习惯养成的原因分析。

 

3.问卷调查:采取问卷调查,个案分析,比较法,座谈会等形式展开调查,分析,确定行之有效的课题进行计划和实施策略。

 

4.行动研究: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和指导,帮助学生消除不良的学习习惯,凑成良好的学风形成。展开具体的研究和分析,及时与学生交流,讨论,从实际出发,有效地提高学生良好习惯的能力。

 

5、经验总结:分析、总结、经验、交流:在实际解题中,对已形成的习惯,进行分析,交流,反思,总结,进行分享,撰写论文,透过课题博客与同行交流,推广。

(三)研究过程和步骤

 

     本课题研究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阶段(20179-12月)

申请立项

(1)     确定课题。

(2)     研究分解课题。

第二阶段:中期实施阶段(20181-20184月)

实验学习阶段(20181-20182月)

课题拟定方案,学习相关资料。

(1)     加强理论学习,学习新课程标准和有效教学的相关理念的

重要意义。

(2)研究初探。确定实验班级,进行初步探索,发现问题不足。

及时修改实验计划,调整实验步骤。

     第三阶段:全面实施操作阶段(20183-20184月)按计划,展开课题研究,做好记录,及时反思,及时调整。

(1)     教学实践

(2)     反思提升

(3)     理论升华

第四阶段: 总结阶段(20185-20186月)

收集、整理研究的相关资料、数据、形成实践总结,撰写结题报告,申请结题验收。

 

 

 

 

 

 

 

 

(四)预期研究成果呈现形式

时间(月)

任务名称

成果类型

201710月—12

 准备阶段

确定课题研究目标和方向,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拟定计划,搜集资料,准备工作等

 

2018 1月—20174月实施阶段

 

根据所教学科特点,运用多种教育手段,培养学生各种良好习惯。统计、分析、整理、总结,推广。

 

 

20185-6

收集整理相关资料,撰写结题报告

 

 

 

 

 

 

 



 

职称、职务

     

签名

 

 

 

 

 

 

 

 

 

 

 

 

 

 

 

 

 

 

 

 

 

四、县(市、区)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市属学校教育科研管理部门意见

 

 

 

 

 

 

 

 

 

 

 

 

 

盖章

 

    

 

注:将开题报告送交一份至各县(市、区)教育科学规划办或市属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存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