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陕北甘泉县丹霞地貌雨岔大峡谷

(2019-05-07 13:20:12)
标签:

摄影吧

文化

乡韵

地理

杂谈

分类: 我的摄影吧

   甘泉县城距离延安圣地南侧约40公里(属延安市行政管辖),县城距离景区临时旅游集散地下寺湾镇张家沟村也在40公里路程。

   雨岔大峡谷由龙巴沟,花豹沟,牡丹沟和最为壮观的桦树沟四部分组成。龙巴沟距离花豹沟,花豹沟距离牡丹沟(也称南河沟)分别为2公里;牡丹沟距离桦树沟8公里。大峡谷传2年前由北京摄影爱好者发现,但由于交通闭塞,并四个沟(当地人峡谷称为沟)距离分散,道路泥泞,黄土飞扬,目前还不具备正式对外开放条件,故暂时免票参观。下图:龙巴沟入囗处,沟长200米。

陕北甘泉县丹霞地貌雨岔大峡谷

下图:龙巴沟为单行沟道,进出一个口。
陕北甘泉县丹霞地貌雨岔大峡谷

下图:龙巴沟对面的一线天峡谷,谷长200米。
陕北甘泉县丹霞地貌雨岔大峡谷 
   雨岔大峡谷地质为含铁量并碱性化学成分红砂岩丹霞地貌。由于几亿万年前陕北发生大地震,产生大裂缝,千万年的雨水冲刷形成峡谷,堪比美国亚利桑那州羚羊谷。峡壁凹凸有致,曼妙曲姿,线条优美流畅,部分岩石生长养眼青苔,使得岩砂呈现多种色彩,尤其在太阳光下折射红砂岩,色泽会产生多层次光彩效果。 
 下面着重插入桦树沟图片。桦树沟全长800米,沟底距离地面约20米。大自然鬼斧神工为沟底撕开了大裂缝,曲弯绵延纹理,千姿百态角度,尤其镜头外挂星光滤镜在阳光下折射增添了靓丽射光。陕北甘泉县丹霞地貌雨岔大峡谷

陕北甘泉县丹霞地貌雨岔大峡谷

陕北甘泉县丹霞地貌雨岔大峡谷

陕北甘泉县丹霞地貌雨岔大峡谷

陕北甘泉县丹霞地貌雨岔大峡谷

陕北甘泉县丹霞地貌雨岔大峡谷

陕北甘泉县丹霞地貌雨岔大峡谷

陕北甘泉县丹霞地貌雨岔大峡谷

陕北甘泉县丹霞地貌雨岔大峡谷

陕北甘泉县丹霞地貌雨岔大峡谷

陕北甘泉县丹霞地貌雨岔大峡谷

陕北甘泉县丹霞地貌雨岔大峡谷

陕北甘泉县丹霞地貌雨岔大峡谷

陕北甘泉县丹霞地貌雨岔大峡谷

下图:由于沟内弯曲的裂缝导致风力增加,形成节理地貌以及曼妙的纹理吸引无数摄影爱好者。
陕北甘泉县丹霞地貌雨岔大峡谷

下图:由于沟内湿润的环境形成多层次青绿红砂壁青苔为峡谷增添丰富多彩质感和视觉冲击力。
陕北甘泉县丹霞地貌雨岔大峡谷

陕北甘泉县丹霞地貌雨岔大峡谷

陕北甘泉县丹霞地貌雨岔大峡谷

陕北甘泉县丹霞地貌雨岔大峡谷

下图:雨岔村乡土村 
  由于当地为黄土和红砂混合地貌,含碱量较高,不利于北方主要农作物麦子等生长,只能播种对土壤要求不高的玉米单一农物,至今还保留生活设施较差的土窑洞,故当地目前还处于贫困线上。我参观大峡谷同时,整个峡谷在大兴土木,把泥泞乡道改造为柏油县道。要致富先修道,但愿雨岔村民能利用天然旅游资源,加快旅游开发硬件建设,尽快脱贫致富走上康庄大道。
陕北甘泉县丹霞地貌雨岔大峡谷

陕北甘泉县丹霞地貌雨岔大峡谷

END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