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故乡在那里
折腰斗米岂能为,游宦风波息架归。
开创田园心寄酒,江州诗美自由追。
http://s11/small/003Nsx5pzy7kBSSaF506a&690
http://s12/small/003Nsx5pzy7kBSSM9uPfb&690
注:1、新韵2、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今江西省九江市,九江,简称"浔",为江西省地级市,古称柴桑、江州、浔阳,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江南名城。)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有《陶渊明集》。代表作品《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二十岁时,渊明开始了他的游宦生涯,以谋生路。义熙元年(公元405年)八月,渊明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令。十一月,程氏妹卒于武昌,渊明作《归去来兮辞》,解印辞官,正式开始了他的归隐生活,直至生命结束。元嘉四年(公元427年),檀道济听闻渊明之名,去看望他,赠以粱肉,并劝他出仕渊明却拒绝了他,所赠粱肉也没有收下。同年,渊明卒于浔阳。
晋哀帝兴宁三年(365)六月十五日,渊明出生在江州豫章郡康乐县义钧乡七里山安成村,即今江西省宜丰县澄塘镇新安村安成自然村。后迁居故里陶家园,再徙南山陶家坪。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冬起为江州祭酒,时二十九岁,离开南山陶家坪到江州赴任,理五斗米道科仪事,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晋安帝隆安三年(399)被荆江二州刺史桓玄命为军府参军。晋安帝元兴三年(404)四、五月间作刘裕镇军参军。晋安帝义熙元年(405)三月为刘敬宣建威参军。八月任彭泽县令。十一月"我岂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解印绶,作《归去来兮辞》,隐居浔阳,不再出仕。晋安帝义熙十二年(416)冬,时五十二岁,与在浔阳继娶翟氏携幼子佟还宜丰故里。他遍访旧游,课耕论道,务农采菊,作诗赋辞。写下了《桃花源记并诗》、《五柳先生传》、《归园田居》五首、《归鸟》诗等30多篇首。宋安帝义熙十四年(418)征著作佐郎,不就。宋武帝永初二年(421)春,遗子佟于南山,往视子俨等于柴桑。宋文帝元嘉四年(427)九月,因病卒于浔阳某里,享年六十有三。后归葬宜丰故里七里山崇真观境内。
宋代文学家苏东坡云:"陶渊明作诗不多,而其诗质而绮、癯而实腴,自曹、刘、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之"。朱自清先生说:"中国诗人里影响最大的似乎是陶渊明、杜甫、苏轼三家,东坡在三四之间。"王国维云:"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苟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学者,殆未之有也。"陶渊明所以伟大,主要是作品与人品的融和。在所作一百二十五首诗、七篇散文、三篇赋中,表现他心存忠义,心处闲逸、情真景真、事真意真之伟大文学特色。故其著作震铄古今,光芒四射。正因为他伟大,而被鲁迅先生称之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头等人物。"被国外文学家称颂为"中国古代诗人第一"。也正因为他伟大,才在二十四史中列传三史,真乃千古一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