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3473512412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转载]2021【东北边境游】08-虎林、珍宝岛与燕窝岛
(2021-11-29 22:00:19)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
2021【东北边境游】08-虎林、珍宝岛与燕窝岛
作者:
tigerzyz
沿着中俄边境界河乌苏里江一路北上,首先来到完达山中的侵华日军虎头要塞,这里有着最坚固的工事、日军东方马其顿防线上最大的加农炮,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晚结束的地方;紧接着来到乌苏里江公园,登上乌苏里江第一塔观看乌苏里江源头江景和湿地;而后继续沿乌苏里江向北来到珍宝岛,乘船环游这座位于乌苏里江上、上世纪中苏两国真刀真枪发生冲突的小岛,品尝有着“三花五罗十八子”之称的乌苏里江江鱼;傍晚向着内地驱车几十公里来到北大荒最著名的
853
农场,在夕阳中游览有着“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之称的雁窝岛
。
虎头要塞
是乌苏里江畔一处重要景区,由虎头要塞遗址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地纪念园两处组成。虎头要塞是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中苏边境上建立的一个军事基地,位于虎头镇周边完达山余脉的丘陵之中。
日本关东军修建虎头要塞的目的在于以此作为进攻苏联的战略基地,
因为虎头的军事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可以扼制苏俄远东铁路的咽喉,同时又是进攻苏俄远东腹地的捷径通道。从虎林市出发,东行
1
个多小时,来到虎头要塞遗址,现为侵华日军虎头军事要塞遗址博物馆,展馆的下方便是虎头要塞地下军事工事入口处。
走下水迹斑斑的石阶,进入玄幽的地下工事,顿觉寒气逼人、霉味扑鼻。巷道全部由钢筋混凝土浇筑、一米多宽、两米来高,顶部呈拱形,重要部位较为宽敞且钢筋混凝土覆盖厚度达
3
米。巷道两边有
"
挥所
"
、
"
发电所
"
、
"
粮菜库
"
、
"
休息间
"
、
"
将校间
"
等旧址,
"
蓄水池
"
深达
20
米,一次可贮水
720
吨。由于虎头要塞分布范围广、工事规模大、军事设施全、防御坚固、攻击力强,日本关东军将其吹嘘为
"
东方的马奇诺防线
"
。最盛时期这里驻扎有
12000
人,要塞仓库中储备的粮食、被服、弹药、燃料,足可供养超过万名士兵三个月以上。
为加强重型火炮威力,将东京湾要塞的海防巨炮
40
厘米口径加农炮运抵虎头要塞,这个在当时亚洲最大的大炮炮身直径
1
米,长约
20
余米,最大射程
20
公里,炮弹长
4
米,弹头直径
40
厘米、长
1.2
米,最大装药量为
1000
公斤,备有炮弹
200
发。巨炮阵地炮塔为半地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炮口直对东南方苏联的伊曼铁桥和拉佐水塔。如今巨炮阵地已经被苏军摧毁,巨炮也已不见踪影。
巨炮阵地旁的
苏军阵亡将士纪念碑,在历时
17
天的
"
虎头战役
"
中,有
493
名苏联将士长眠于此
。
第二次世纪大战终结地纪念园
位于要塞遗址东北面,是为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一战的虎头战役而建。
1945
年
8
月
9
日,苏联远东第一方面军对虎头要塞发动攻击,日军守备队凭借坚固的工事负隅顽抗,激战至
26
日,苏军终于攻克虎头要塞,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部结束。纪念园所在地曾是侵华日军虎头要塞指挥部,是当年苏联红军攻克虎头要塞战斗最惨烈、攻坚时间长、牺牲人员和消灭日军最多的地方。纪念园占地面积
29.3
公顷,由包括
17
米宽
260
米长的阶梯状历史事件展示平台、二战重要历史事件雕塑、二战终结地纪念碑广场、劳工纪念广场、烈士纪念广场等景观组成。
乌苏里江公园
在虎头要塞的的西南面,乌苏里江畔。江边有一高高的观景塔,被称为乌苏里江第一塔绝对是观看乌苏里江源头江景和湿地的不可多得的好地方。
乌苏里江是黑龙江的支流、中国与俄罗斯的国界河。上游由乌拉河和道比河汇合而成,下游东北流至哈巴罗夫斯克与黑龙江汇合,长
909
公里,江面宽阔,水流缓慢,沿岸植被茂盛。乌苏里江第一塔下方是乌苏里江广场以及沿江步道,是人们休闲散步绝佳之地。江边还矗立着一只巨大的老虎和一座与周围景观显得有些不大协调的关帝庙,老虎和关公都是强力的代表,常用来提气造势,但面对江对岸满清政府丧权辱国丢失的大片土地,也只能望江兴叹。但愿中华儿女的后代们能够知耻后勇,奋起强国!
珍宝岛
。经历过“史无前例”那个年代的人,大概都会知道珍宝岛,都会记得那场真刀真枪与苏修硬抗的战斗,因此来到乌苏里江畔是一定会到珍宝岛来看看的。如今的珍宝岛一片祥和,周围静得没有一丝声音,只有我们两辆汽车在茂密的森林里穿行,从边境公路国道
331
到边境线上的珍宝岛大约有
20
公里的路程,需要钻进珍宝岛国家森林公园。
珍宝岛位于乌苏里江上,长约
2
公里,因形似元宝故名为珍宝岛。珍宝岛原是从中国方面伸入乌苏里江的半岛,后来经过长期的水流冲击,才成为一个小岛。每逢枯水期,珍宝岛还会与乌苏里江的中国陆地连在一起,恢复原来的半岛面目。矗立在江边石碑上的
“
百年首捷 一岛独胜
”
,似乎有些惨烈,但让人不由想起珍宝岛自卫反击战。珍宝岛是一个面积仅
0.74
平方公里的小岛,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1969
年
3
月
2
日,苏联边防军出动
70
余人侵入珍宝岛,袭击中国边防部队巡逻人员,打死打伤
6
人。
我军果敢反击,
将敌人逐出珍宝岛
。
15
日、17日,苏联边防军在直升机、坦克,在炮火支援下再次向守卫珍宝岛的中国边防分队发起猛烈进攻,并用多种火炮轰击中国境内纵深地区,激战近
9
小时,
中国边防部队
顶住了苏联边防军的
6
次进攻。
珍宝岛之战,我军共击毁击伤敌人坦克和装甲车
17
辆,毙伤其
200
余人,有力地保卫了国家的领土,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
自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以来,珍宝岛作为军事禁区,直到苏联解体,才又准许部分游人上岛参观。登到岛上,首先能看到
“
中国珍宝岛
”
的庄严的营区大门。在岛的较高地块上,代代守岛战士克服重重困难,不断地建设,修建了
“
北京路
”
、
“
金水桥
”
、
“
南京路
”
、
“
上海路
”
,以表达誓死保卫宝岛的决心。硝烟散尽,英雄长逝,如今的珍宝岛已成为闻名遐迩的爱国主义红色旅游地。
当年就是在这个岛湾,英勇的中国边防军人击伤并缴获了当时苏军最先进的
T-62
坦克。在争夺这辆坦克的过程中,中苏两军发生了极为惨烈的战斗,最终我军战士勇敢地潜入冰河之下,将这辆几乎沉于冰面之下的坦克拉到了我方阵地,缴获了这坦克,至今这辆坦克仍放在北京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
乌苏里江的鱼类非常丰富,有着称为
“三花五罗十八子”的各种乌苏里江江鱼,因此是一定要品尝品尝的,很多鱼连名字都没有听说过,但味道极为鲜美。另一个关键就是可以让鱼老板开着汽艇从珍宝岛的西侧进入东面的乌苏里江主航道,带我们环游一下珍宝岛,到俄罗斯边境上走一走
。
乘坐鱼老板家的快艇到乌苏里江上转一圈,环游一下珍宝岛,还是蛮有意思的。如今乌苏里江主航道上,中俄两国非常友好,我们的船只可以自由地环绕珍宝岛。乌苏里江主河道对岸的俄罗斯是一片荒原,几乎没有人迹,只有山顶上一个小小的观察哨所。
雁窝岛
。我们这代人大概还是在少先队员的时候就知道十万转业官兵进驻北大荒,在如同大酱缸般的湿地上开荒种地,就知道具有“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神奇故事的雁窝岛,此行刚巧来到燕窝岛附近,绕道前去看看是必须的,尽管已经临近傍晚。
雁窝岛位于黑龙江省三江低平原上,双鸭山市宝清县境内,隶属于黑龙江农垦总局八五三农场。过去这是一个由挠力河、宝清河和镜面湖环抱,三面环水,一面沼泽的荒岛,方圆
200
多平方公里,说其是岛,其实就是一块茫茫的沼泽地,车马难进。
1957
年
3
月,一支由转业官兵组成的垦荒队,涉水进岛,安营扎寨,正式宣布雁窝岛分场成立。垦荒队员以顽强的毅力征服了
"
沼泽地
"
、
"
大酱缸
"
,当年开荒
2
万多亩,并部分播种。一部电影《北大荒人》,使得雁窝岛之名传遍全国。经过数十年的截流疏浚,架桥筑路,造林修渠,垦殖建设,如今
"
沼泽变通途,沃野变粮仓
"
,成为著名的垦区。如今作为黑龙江农垦总局八五三农场四分场的雁窝岛,有耕地
18
万亩,人口
5000
余人,成为集农工商综合经营,贸工农一体化,产销一条龙的全国第三大现代化农场,其场部所在的镇子也是我们在北大荒见到的最为繁华热闹的。
驾车环岛,进入湿地纵深,夕阳下的雁窝岛更加妩媚、靓丽。
待续:
2021
【东北边境游】
09-
乌苏镇、黑瞎子岛、抚远
@点击这里,可以进入庄永祯的博客目录,欣赏游览世界各地的600多篇游记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转载原文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转载]仙姿摇曳花枝俏、娉娉袅袅袂飘摇
后一篇:
【原创】湖北武汉大学-校园银杏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