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
美西的佩奇是一个值得留恋的地方。除了闻名一方的羚羊峡谷外,还有很多值得一去的地方,鲍威尔湖与格兰水坝便是其中之一。
鲍威尔湖坐落在犹他州与亚利桑那州的交界处,是科罗拉多河上的一个人工湖,名字就源于探险家威利斯·鲍威尔,如今已经成为了美国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与度假地之一。对国人来说,鲍威尔湖有小三峡之称,但这里的气候更加温暖,湖面更加平静,峡谷更加宽广。很多美国的游客都喜欢到这里来露营,在静静的夜晚,点燃篝火,遥望美国西部最璀璨的星空,定有一番别样的风情。
老头金到达湖边时,已经是夕阳西下的时分,整个峡谷和远山在夕阳的映射下一片灿烂,平静的湖水波光粼粼,倒影婆娑,正是鲍威尔湖最辉煌的时刻。此刻,站在岸边,极目眺望,微风轻佛,湖水幽蓝,薄云轻描,峡谷悠远,远山朦胧,游船点点,真是美不胜收啊!
鲍威尔湖的面积有650多平方公里,如果沿着漫长的湖岸行走,景色会有千万种变化。但作为游客的老头金,只能在湖边的近百米处活动,没有时间对全湖做个考察,真是一个遗憾了!
![[转载]走进美国——格兰水坝与鲍威尔湖 [转载]走进美国——格兰水坝与鲍威尔湖](//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P2
![[转载]走进美国——格兰水坝与鲍威尔湖 [转载]走进美国——格兰水坝与鲍威尔湖](//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P3
![[转载]走进美国——格兰水坝与鲍威尔湖 [转载]走进美国——格兰水坝与鲍威尔湖](//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P4
![[转载]走进美国——格兰水坝与鲍威尔湖 [转载]走进美国——格兰水坝与鲍威尔湖](//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P5
![[转载]走进美国——格兰水坝与鲍威尔湖 [转载]走进美国——格兰水坝与鲍威尔湖](//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P6
![[转载]走进美国——格兰水坝与鲍威尔湖 [转载]走进美国——格兰水坝与鲍威尔湖](//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P7
![[转载]走进美国——格兰水坝与鲍威尔湖 [转载]走进美国——格兰水坝与鲍威尔湖](//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P8
![[转载]走进美国——格兰水坝与鲍威尔湖 [转载]走进美国——格兰水坝与鲍威尔湖](//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P9
![[转载]走进美国——格兰水坝与鲍威尔湖 [转载]走进美国——格兰水坝与鲍威尔湖](//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P10
![[转载]走进美国——格兰水坝与鲍威尔湖 [转载]走进美国——格兰水坝与鲍威尔湖](//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P11
![[转载]走进美国——格兰水坝与鲍威尔湖 [转载]走进美国——格兰水坝与鲍威尔湖](//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P12
![[转载]走进美国——格兰水坝与鲍威尔湖 [转载]走进美国——格兰水坝与鲍威尔湖](//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P13
![[转载]走进美国——格兰水坝与鲍威尔湖 [转载]走进美国——格兰水坝与鲍威尔湖](//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P14
![[转载]走进美国——格兰水坝与鲍威尔湖 [转载]走进美国——格兰水坝与鲍威尔湖](//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P15
![[转载]走进美国——格兰水坝与鲍威尔湖 [转载]走进美国——格兰水坝与鲍威尔湖](//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P16
![[转载]走进美国——格兰水坝与鲍威尔湖 [转载]走进美国——格兰水坝与鲍威尔湖](//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P17
(老伴拍摄)
![[转载]走进美国——格兰水坝与鲍威尔湖 [转载]走进美国——格兰水坝与鲍威尔湖](//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P18
![[转载]走进美国——格兰水坝与鲍威尔湖 [转载]走进美国——格兰水坝与鲍威尔湖](//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P19
![[转载]走进美国——格兰水坝与鲍威尔湖 [转载]走进美国——格兰水坝与鲍威尔湖](//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P20 (老伴拍摄)
![[转载]走进美国——格兰水坝与鲍威尔湖 [转载]走进美国——格兰水坝与鲍威尔湖](//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P21
![[转载]走进美国——格兰水坝与鲍威尔湖 [转载]走进美国——格兰水坝与鲍威尔湖](//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P22
![[转载]走进美国——格兰水坝与鲍威尔湖 [转载]走进美国——格兰水坝与鲍威尔湖](//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P23
鲍威尔湖的形成得益于格兰水坝。格兰水坝始建于1956年,蓄水完成于1963年,格兰水坝截断了科罗拉多河的河水,在上游形成了宽阔的鲍威尔湖,下游则构成了格兰峡谷。这个工程曾经造福了300多万亚利桑那州的居民,但直到今天,仍然有环保人士认为它破坏了自然生态而耿耿于怀。
格兰水坝截流形成的鲍威尔湖是美国的第二大人工湖,位居第一的是胡佛水坝节流形成的密德湖。老头金2013年赴美时曾经路过那里,不同的是格兰水坝峡谷周围的地质构造则更为奇特。
这里的砂岩有着这明显的层状结构,很像新西兰的千层岩景区。远远看去,层叠的岩层构成了千奇百怪的形状,扭曲着、拥挤着,与壮观的峡谷有些不大相称。不过,如果仔细观赏,则是越看越有兴致,越看越有味道。不信咱就看看:
![[转载]走进美国——格兰水坝与鲍威尔湖 [转载]走进美国——格兰水坝与鲍威尔湖](//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P24
![[转载]走进美国——格兰水坝与鲍威尔湖 [转载]走进美国——格兰水坝与鲍威尔湖](//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P25
![[转载]走进美国——格兰水坝与鲍威尔湖 [转载]走进美国——格兰水坝与鲍威尔湖](//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P26
![[转载]走进美国——格兰水坝与鲍威尔湖 [转载]走进美国——格兰水坝与鲍威尔湖](//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P27
![[转载]走进美国——格兰水坝与鲍威尔湖 [转载]走进美国——格兰水坝与鲍威尔湖](//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P28
![[转载]走进美国——格兰水坝与鲍威尔湖 [转载]走进美国——格兰水坝与鲍威尔湖](//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P29
(老伴拍摄)
P30
![[转载]走进美国——格兰水坝与鲍威尔湖 [转载]走进美国——格兰水坝与鲍威尔湖](//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P31
(老伴拍摄)
![[转载]走进美国——格兰水坝与鲍威尔湖 [转载]走进美国——格兰水坝与鲍威尔湖](//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P32
离开格兰大坝,沿着科罗拉多河谷而上,便可以到达另外一个著名的景点——马蹄湾。科罗拉多河在这里有了一个360度的转弯,形成了自然中鬼斧神工的杰作。
![[转载]走进美国——格兰水坝与鲍威尔湖 [转载]走进美国——格兰水坝与鲍威尔湖](//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P33
![[转载]走进美国——格兰水坝与鲍威尔湖 [转载]走进美国——格兰水坝与鲍威尔湖](//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P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