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探秘藏东南·边地莲花墨脱

(2021-01-10 17:21:12)
标签:

转载

[转载]探秘藏东南·边地莲花墨脱

 P1

 

 

    说起西藏,就会想起向往已久的墨脱。那是因为去往墨脱的艰难使得这个闭塞的边境县城始终处在一种神秘之中。

    墨脱古称“白马岗”,也被称之为“隐秘的莲花”。这也许是因为墨脱在喜马拉雅山麓与岗日嘎布山麓的怀抱之中,中间低四周高,看上去就像一朵盛开的莲花吧?在大藏经《甘珠尔》里曾有“佛之净土白玛岗”之说,因此,墨脱又是藏传佛教信徒向往的“莲花圣地”。

    雅鲁藏布江一直贯穿于墨脱县的全境,在流向印度之前是在我国最后流经的县域,上世纪60年代的中印边境战争之后,那条著名的“麦克马洪线”就在墨脱的境内。因此,进入墨脱的边境检查十分严格,耽搁的时间也比较长。如果有人问起进入西藏最常用的东西是什么,那么老头金的回答是——身份证。

   从波密的札木镇到达墨脱不过120公里的路程,但以前要翻越海拔5000多米的嘎隆拉雪山,雪山几乎终年被大雪覆盖,每年大约只有2至3个月可以通行。整个路段雪崩、地震、泥石流频繁,自然环境极其险恶。扎墨公路自1974年开始规划设计,1975年动工建设,其中多次遭遇毁损、瘫痪与停工,直至2013年10月31日才宣告全线建成通车,前后经历了将近40年的时间,可见工程之艰巨复杂。

    老头金是在扎墨公路开通5个月后莅临墨脱的,也可以说是一种幸运。现今,在嘎隆拉雪山打通了一条3310米的穿山隧道,免去了翻越雪山的行车劳顿,也大大提高了通行的安全性。即使这样,在前往墨脱的途中依然具有风险,因此至今也很少有旅行社组织大团队的墨脱之行。

 

 

[转载]探秘藏东南·边地莲花墨脱

 P2    山路有时就变成了水路

 


[转载]探秘藏东南·边地莲花墨脱
P3     经隧道翻越嘎隆拉雪山

 

    墨脱平均海拔1200多米,地势由北向南急剧下降,由南迦巴瓦的7000多米可以降至雅鲁藏布谷地的200多米,因此形成了“十里不同天”的特殊气候条件。正是这样,也就形成了当地植被的多样性,造就了天然的植被博物馆。良好的自然生态也是沿途的景色更加具有观赏价值。可以说是百变不休、百看不厌!

 


[转载]探秘藏东南·边地莲花墨脱
P4

 


[转载]探秘藏东南·边地莲花墨脱
P5

 


[转载]探秘藏东南·边地莲花墨脱
P6

 


[转载]探秘藏东南·边地莲花墨脱

 P7

 

 

[转载]探秘藏东南·边地莲花墨脱

 P8    静卧于雪山密林中的嘎隆寺

 

 

[转载]探秘藏东南·边地莲花墨脱
P9    嘎隆寺远眺


[转载]探秘藏东南·边地莲花墨脱
P10    嘎隆拉隧道入口

 


[转载]探秘藏东南·边地莲花墨脱
P11    云雾下的雅鲁藏布江

 

 

[转载]探秘藏东南·边地莲花墨脱
P12


[转载]探秘藏东南·边地莲花墨脱
P13    路遇桃花盛开的地方

 


[转载]探秘藏东南·边地莲花墨脱
 P14    原生态的路景

 

    门巴、珞巴等少数民族是墨脱的原住民,在与外界隔绝的时空中,依然保持并发展着自己的文化和习俗,并行成了墨脱特有的人文景观。但老头金在墨脱县城并没有见到真正意义上的门巴、珞巴人,也许他们更习惯呆在各自的乡里。老头金在街头碰到几个年岁大的老人,便跑过去搭讪,他们当中听懂普通话的不多,一位尚能交流的老人可以说是老住民了,一问才知道到搬到墨脱也就20年,这让老头金非常失望,与古老的墨脱县城相比,实在是太短暂了。

    墨脱现有居民近12000人,整个县城甚至比不上波密扎木镇的规模,一个不足千米的Y型街道,就是它的全部。但疯狂建设的足迹却随处可见,到处都是水泥沙石,脚手与基坑,而且建设的标准也不低,估计随着道路的改善,近几年内墨脱的发展是无法阻挡的,但愿这样的发展不会影响原有的古朴与生态。

 


[转载]探秘藏东南·边地莲花墨脱
P15    可能是原住民的房舍   

 


[转载]探秘藏东南·边地莲花墨脱
P16    房屋的样式很多

 


[转载]探秘藏东南·边地莲花墨脱
P17    由这个角度看县城也颇具规模

 


[转载]探秘藏东南·边地莲花墨脱

P18    进入墨脱时拥堵的街道

 

 

[转载]探秘藏东南·边地莲花墨脱

P19    临街饭馆的后厨忙得不可开交



[转载]探秘藏东南·边地莲花墨脱
P20    墨脱县城最大的莲花广场


[转载]探秘藏东南·边地莲花墨脱
P21  街旁新盖的旅游设施

 


[转载]探秘藏东南·边地莲花墨脱

P22    盖在山顶上的墨脱博物馆


    在藏区,藏民们就把新鲜的猪肉挂在屋内或窗檐下,让它慢慢地风干,然后切成片生食。与内地不同的是,肉本身不放任何佐料,吃起来淡淡的没有什么味道。老头金试着吃,瘦肉部分嚼着有些费劲儿,肥的部分也并不感油腻,似乎还有一些肉香。拍张照片放在这里吧,做个纪念!

 


[转载]探秘藏东南·边地莲花墨脱
P23    挂在窗口准备风干的鲜肉

 

 

    墨脱的自然条件优越,原始森林的形态多样,水利及动物资源都很丰富,因此被说成“西藏的江南”。印度洋的湿热气流到这里被高山阻隔,会形成大量的雨水,墨脱的年降雨量已经远超江南以及海南,不仅有利于植物的生长,也蕴含着充足的水能。

    初春的季节,更令人难忘的是在原始森林的深处,盛开着漫山遍野的野杜鹃,随性且无拘束,不同的花色将暗色的森林装扮得五彩缤纷,令山野巧然成趣。

      去墨脱,美景都在路上。

 


[转载]探秘藏东南·边地莲花墨脱
P24

 


[转载]探秘藏东南·边地莲花墨脱
P25

 


[转载]探秘藏东南·边地莲花墨脱
P26

 


[转载]探秘藏东南·边地莲花墨脱
P27

 


[转载]探秘藏东南·边地莲花墨脱
P28

 

 

[转载]探秘藏东南·边地莲花墨脱
P29

 


[转载]探秘藏东南·边地莲花墨脱
P30

 


[转载]探秘藏东南·边地莲花墨脱

 P31

 

 

[转载]探秘藏东南·边地莲花墨脱

P32

    除了大场景,还是看一些特写也许更清楚。

 

 

[转载]探秘藏东南·边地莲花墨脱

P33    霜露未干的野杜鹃



[转载]探秘藏东南·边地莲花墨脱

P34    孤独的芭蕉叶



[转载]探秘藏东南·边地莲花墨脱
P35    不多见的野百合

 


[转载]探秘藏东南·边地莲花墨脱
P36    说不清这是什么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