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识字2传统节日一教学设计

(2020-07-23 17:17:18)
分类: 教案交流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  能按照时间顺序,初步了解传统节日及相应习俗。

3.  运用多种方法主动认识“传、统”等15个生字,会根据字形结构正确书写“贴、街、热、闹、团”等5个生字及相应词语。

教学过程:

板块一 红包传情 介绍传统

大家好,欢迎来到苏州线上教育中心,我是杨老师,来自苏州市相城区。上课之前,请同学们准备好提前打印的课文内容、铅笔、橡皮、尺,准备上课了。在接下来的上课过程中,期待小朋友们专心聆听,积极思考,不刷屏与学习无关的内容,下面我们就开始今天的课程。

1.猜节日游戏

小朋友们,喜欢过节吗?我们先来玩一个看图猜节日的游戏。从小到大,我们过的节日有不少呢,下面,就请你看着屏幕上的图,调动你的生活体验来猜猜这是什么节日并说说理由。

月儿圆 人团圆 吃月饼

看到一轮圆月当空照,月光底下把月饼尝的场景,我们就知道是八月十五中秋节到了!

看花灯  猜灯谜 吃元宵

山塘街上张灯结彩,看花灯,猜灯谜的人可真多呀!这又是什么节日呢?对了,是元宵节。

拜大年  压岁包  吃饺子  

这是我们刚刚度过的春节,大家一定收到了不少红包吧!

2.拆红包游戏

读词正音:看,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两个大红包,拆开看看里面装的是什么?

传统这个词,小朋友们能借助拼音读正确吗?注意传是翘舌音,听老师读——传统,来,按下暂停键,你也来读一遍。

多种方式识记:你有哪些办法记住这两个字呢?

传统——传,我们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单人旁加上专心的专;有小朋友还发现,课文中还出现了“转眼”的“转”,我们换个偏旁就可以了;还有同学想到了顺口溜的方式,一下子就可以把两个字区分清楚了,我们来听一听:人在一边能传话,安上车轮能转动。多好的方法呀,真是了不起!

,这个字很多小朋友也想到了用加一加的方法,绞丝旁加上充足的充。小朋友,再读一读这个词。(传统)

3.揭示课题: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识字2——传统节日,一起读课题。

像刚才我们说的中秋节、元宵节、春节这样的节日,从古至今,代代相传,在我们中华民族已经延续了几千年的历史,成为我国特有的节日,我们就把这样的节日叫做——传统节日。

我们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和传统习俗呢,让我们赶紧去读读课文去了解一吧!

板块二 初读课文 寻辨节日

1.自由读课文,关注生词。

请小朋友按下暂停键,借助拼音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要读准课文必须字字正确,首先我们得关注生字新词,请你用小三角标出本课的生字,在练读的时候特别注意它们的读音。(播放录音)

2“抢红包”游戏

检查朗读。小朋友们都读得特别认真,老师想考考你们,我们来玩一个“抢红包游戏,看看谁的收获最大?你都会读吗?跟着老师读一读。

春节  贴窗花  团圆  热闹

元宵节 大街小巷

大街小巷——这是一个成语,读的时候要连起来读。

——就是街道,比较宽阔的道路,这个生字小朋友有好办法记住它吗?我们发现这个字里面有我们熟悉字“行”人的行,把她左右拉开,中间请出两个“土”就是街道的街啦!街道纵横交错,四通八达,行人、车辆川流不息。这个生字,我们来看看它怎么写(操作动画),它有左、中、右三个部件组合在一起,仔细观察这个字,中间部分要收紧,偏上,横画略短倾斜,这样就能节省很多空间啦,竖画要挺拔,正好写在竖中线上。右边部分的横和中间的横有穿插,整体偏下,最后一笔竖勾要舒展。整个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上下穿插,有收有放。

请小朋友按下暂停键,拿起笔,照着田字格里的样子,描红一个,仿影一遍。

——(出示图)巷也是道路,但是和街道有什么不同呢?对了,巷是比较窄的道路,上面是个“共”,告诉我们,这个路是给很多人共同通行的,下面的部件读sì,它的样子就像一条细细长长的路,走到尽头,才能看见路口呢。记住这两个字了吗?

古人常说:直为街,曲为巷;大者为街,小者为巷。再读读这个词

清明节 祭扫

端午   龙舟  艾香  满堂飘

乞巧   牛郎

乞巧——这两个字都是读第三声,两个三声的字在一起,朗读的时候第一个字要变一下调,q要读成qí。跟老师读一读。

中秋   月饼

重阳节  敬老  赏菊

重阳的“重”这是个多音字,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节又叫重阳节。它还有一个读音,你知道吗?对,重,体重的重,重点的重。课文中还有一个这样的多音字,你能读准确吗?

转眼,当表示物体改变方向的时候它读“zhun”,比如转身,转弯;当这个字的意思表示绕圈圈的时候,它就读“zhuàn”了,比如旋转,打转。读一读这个词!

2.再读课文,读通全文

词语都会读了,下面我们再次按下暂停键,第二遍读课文, 这一次我们要努力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注意句中标点的停顿,老师请来小魔法棒来帮忙,相信你们一定能读好!

3.通读课文,圈注节日

1)朗读水平又上了一个台阶啦,恭喜你们!接下来我们要第三次来读课文了,课文一共有8句句子,这一次请小朋友们边读边要去找一找课文中介绍了几个传统节日呢,找到一个就用笔画一个大圈圈。我们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一句一句来找,这样就不会漏掉了。

2)交流:小朋友们,你一共画了几个大圈圈嗯?把它们都请出来吧。

春节——第一句中我们找到了春节,读一读;翻开日历(月历圈出春节),农历的正月初一春节开始!

元宵——第二句话中你又发现了那个节日呢?对的,过完春节,就迎来了农历正

月十五元宵节(月历圈出)

清明——第三句中讲的是清明节(月历圈出)。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一个传统节日,他是冬至节后108天,在每年阳历的44日—46日其中一天。

端午——送走了四月,农历的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啦!(月历圈出)

乞巧——下面一个节日我们有点陌生,但我们一读就知道,这个节日在哪一天呢?是的,农历的七月初七(月历圈出)就是乞巧节了,又叫七夕节。

”字我们可以用减一减的方法来识记,对了,我们可以把“吃饭”的吃去掉口字旁就是“乞”,乞丐没有饭吃,到处去乞讨。

中秋节——乞巧节后便是农历八月十五(月历圈出)中秋节啦!

重阳节——中秋过后,农历九月初九(月历圈出)就是重阳节,这是一个敬老的节日,现在人们又叫这个节日为老人节。接下来,还有什么节日呢!

转眼又是新春到,什么节日第二次出现啦?——春节

3)真厉害,所有节日一个不漏都被你们找到啦,小朋友读读这些节日,你发现了什么?

我们发现,课文中的节日是按照时间的顺序一个接着一个的,还有小朋友发现课文中每句话都介绍了一个节日,其中第一句和最后一句都是在介绍春节。

4)再看看这个像车轮一样的时间轴,你又发现了什么?

原来,课文中的这些传统节日是跟着时间老人的脚步,慢慢走到我们身边的,它们分布在一年12个月中,春节开始,直到重阳结束,我们又迎来了新春,意味着新的一年已经开始了,年复一年,这些节日周而复始。从古流传至今,便成了我们的传统节日啦!

5)拍手儿歌

哇,你们真是善于发现。还有小朋友发现了,清明节的日期是阳历,别的传统节日都是农历!能发现这个的小朋友真的很了不起,很细致!

那我们就把这些发现编成一首拍手歌来读一读吧

正月初一是春节,

正月十五元宵节,

四月初是清明节,

五月初五端午节,

七月初七乞巧节,

八月十五中秋节,

九月初九重阳节,

转眼又是新春到,

全家团圆真热闹。

板块三 走进节日 亲近习俗

接下来,让我们跟着时光的脚步一起去重温这些传统佳节,这不,我们刚刚度过了两个传统节日——春节和元宵节,那美好时光,相信小朋友们一定记忆犹新吧

节日一:春节

1.出示插图,春节的场景我们太熟悉啦,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中描写春节的句子。

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

2.课文中提到了什么春节有哪些习俗?(贴窗花,放鞭炮。)

3.教学生字 贴

  这个生字小朋友一定很多办法来识记,加一加的办法:贝+

你还有别的点子吗?是的,还可以换一换,把“站”着的立字旁换成贝字旁就可以啦!

(出示田字格)仔细观察,怎么写才好看呢?(左右等宽,上下齐平)

4.孩子们,在春节里,你们还会做些什么?照着贴窗花、放鞭炮的样子说

一说?(包饺子、发红包、贴春联、看春晚、吃团圆饭)。小朋友说了你们在春节里做的事儿,这些就是春节的习俗,把这些习俗串起来,能编成一首儿歌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5.你们真是太棒了,快把掌声送给自己。春节可以做这么多事情,让我们再次开开心心地来读一读并把这个欢乐场景印刻在脑海里。

节日二:元宵节

1.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习俗,元宵节又有哪些习俗呢?

元宵节,看花灯,大街小巷人如潮。

你们可真棒!我们一起读一读。

2. 看看这些图片人们又在干什么呢?(看花灯、猜灯谜、舞龙舞狮、吃汤圆)

3.元宵的是我们要认的生字。接下来,老师要给你们变个魔术,我要把它的好朋友变出来,你们瞧,我把变成,就成了削铅笔的

。你们能这样变一变吗?(悄、消、哨、俏、销、削)这些好朋友的读音很相近,而且都有一个相同的部件——“,我们再来认一认。(一字开花,齐读,元宵的宵)

4.(出示图片)一到元宵节,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在大街上看花灯,在巷子里

猜灯谜,可真是热闹,用课文中的话来说就是——大街小巷人如潮。这么多人,小朋友们,你们能不能用其他词语来表达人多的情景呢?(人山人海、人来人往)

5.当你在这样场景中,你有什么感受?试试通过你的朗读体现出来吧(读)。

板块四 观察辨析 学习生字

1.“点灯笼游戏:复习巩固生字

刚才老师和小朋友一起读了课文,一起感受了春节、元宵节两个传统节日的热闹气氛,这样的欢乐节日里一定少不了大红灯笼高高挂,下面我们来玩一个认字“点灯笼游戏”,请小朋友准确读出字音,灯笼就会亮起来啦!

2.学习生字——团、闹

观察这两个汉字,他们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团是全包围结构,国字框;闹是半包围结构,门字框。这两个框书写的时候两边都要挺拔有力,书写的时候先外后内。

团字边框竖挺拔,先外后内再封口。

门字框四四方方,市字一点在中央,一竖写在中线上,及时收笔不出框。

仔细观察田字格,找准定位笔,写好两个生字。

3.学习生字——

观察字形,注意笔顺。上下结构,上下宽度一致,四点间距一致。

板块五、梳理总结,布置作业。

1.    今天,我们走进了春节、元宵节,其他节日还有些什么样的习俗活动,又有什么来历,我们下节课再了解!

2.    课后,请小朋友把今天课堂上学到的“街、贴、团、闹、热”五个生字,照着书后的生字表,在自己的本子上,带上音节,把每个生字练写三遍,再给它组两个词语。

3.    大声朗读小儿歌,按照时间顺序说说7个节日的名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