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今天上午,曾轰动一时的“空姐走私案”进行了二审宣判。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并罚款50万元的前空姐李晓航,此次改判3年。改判的缘由,在于对走私物品逃税数额的认定,从109万元降低到8万元。
代购,就是代替顾客去购买国外的商品。由于免去了中间环节,又有脱逃关税的可能,所以价格比国内销售的同类商品,要便宜30%到50%。但从去年开始,海关开始严把关税,先是断绝了邮路通关,只认快递通关,接着又把免征额度从数百元降到50元,加上李晓航案的影响,可以说,代购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
如照章纳税,就无利润可言,价格优势也不复存在。如设法逃税,则风险巨大,原本正常的交易,就可能变成违法交易。该上的税,当然是该上的,这是公民的义务和责任。但税额是不是合理、是不是该给代购行业一个生存空间,则是一个可以探讨的话题。
中国是电子商务最为发达的地方,就这点来说,完全可以自豪地称自己站在世界前列。而代购,则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分析一下代购的带来的后果,是可以看到其中的积极一面的,比如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刺激了物流与航空行业,比如打破了贸易壁垒,使商品和资金的流通更加便利与频繁,等等。
当然,当代购业成为一种商业主流模式的时候,它还可能带来大量的税收,甚至比现在的关税还要多。其实以上这些好处,相关部门可以专门做调查,拿数据说话。如果确实对经济发展、就业有帮助,人们又需要,为什么不可以先放水养鱼,建立优惠的制度,给予照顾呢?比如提高一点免征额度,或者设置一定的免征期,甚至给一点返税,都是可以考虑的。
人们一直在说“让利于民”,让利于民完全可以从代购做起。为了保险起见,免征税款的范围可以做一些限定,比如限定在日用品、服装、食品之内,比如把大宗大数额的走私交易排除在外,等等。办法都是人想的,关键在于愿不愿意想办法,愿不愿意将眼前的利益拿出来,和公众分享,去换取更大的利益。所谓水涨船高,经济更繁荣、交易更活跃,才有可能换来整个国家的发展。这个帐一定要算明白。
一定要明白,李晓航案一审的结果,引起舆论很大的反弹,并不是因为人们赞同逃税,也不全是因为人们对逃税额度的认定有非议,更多的,还是觉得现行的征税制度,存在着诸多不合理的地方,在感觉不公平的同时,多会想到自己。二审减轻刑罚,不仅是对事实与法律的尊重,也是顺乎民意的。
在这一轮的争议中,决策者一定要明白,经济增长不能只靠投入几个万亿去刺激,也不能只靠国企。让民间经济更有活力,人们更有积极性,才是最为重要的动力。
本报评论员 程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