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11月10日新华网报道,11月10日,北京地铁官方微博贴出图片表示地铁10号线一片狼藉,称扔垃圾的人为“蝗虫”,郑重表示北京地铁“不欢迎你”。此微博一发引起巨大争议,目前该微博原文已删除。
地铁,这些年成了特大城市以及大城市的交通常态,由于这是一个现代化亮点,城市多将之当做了文明风景线、道德风景线等,对公民的文明指数、道德水平,对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新要求可能会和公民固有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发生冲突,让人产生“不习惯”和“不适应”的感觉。
“蝗虫说”的争议,就此产生。这可能是地铁公司对“车厢不整洁”的一种激愤之辞,不乏好心,但不管因为什么样的原因,给乘客套上一个羞辱性称呼,还是有点过了,作为被服务对象的乘客,在地铁公司眼中,成了“瘪三形象”,连最起码的尊重和敬畏都没有了,气咻咻、居高临下,指责别人不文明,自己却无形中成了不文明的无声代言者。微博上的一边倒的留言,就证明了这一点。从微薄的照片上看,车厢内乱扔的垃圾,多是小广告,“车厢脏”的责任更应该归咎于乱发小广告者。还有,有的网友质疑,偌大的一个车厢,每天的人流量多达,竟然没有垃圾箱等——“车厢不整洁”,地铁公司管理不善、作为不力的责任也很大。
所以,针对这种“乱扔垃圾”,此时,地铁公司最应该做的,绝对不是“羞辱”,而是和公众进行及时沟通和信息互动,让自我和乘客都能得到提高。比如可以堵上管理漏洞,清除和堵截乱发小广告者。再比如可以考虑设置垃圾箱。另外,作为管理者的地铁公司,处处都要将自己的职业行为,当做首都形象和文明形象的标本,处处给乘客提供温馨、微笑、善解人意的服务,给乘客提供一个绝对文明的环境,用文明的企业文化,感染乘客,用地铁文明时代的改善带动整个社会文明规范的改善。还可以借鉴香港的做法,用立法“硬约束”提高地铁文明。
香港地铁被誉为全球效率最高、秩序最好的地铁,与《地下铁路条例》关系密切,这部条例有一个《附例》,专门规定了40多种地铁中禁止的行为,这些行为被称为罪行,一旦罪行被发现,将会处以最高5000港元的罚款和最高3年的监禁。
雷振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