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据本报报道,《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范》国标发布,要求列车正点率应大于或等于98.5%,信号系统故障率不应高于0.8次/万列公里。
为了缓解交通拥堵,全国各地都在大力发展轨道交通,但是在地铁建成、通车不断加速的同时,地铁运行中的各种故障也频频发生。市民选择地铁出行,就是看中了它的快捷、准时,可如果地铁频频延误,那么轨道交通的缓堵功效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会变成“添堵”。
地铁延误、停运导致乘客大面积滞留,上班族纷纷迟到还不是罪严重的后果,更可怕的是故障背后的安全隐患。例如,2011年9月27日上海地铁10号线发生追尾,导致许多乘客受伤,而追尾事故发生之前,10号线已经多次出现过信号灯失灵的情况。
德国飞机涡轮机的发明者海恩曾提出过一个关于安全的法则,这个“海恩法则”指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在全国各地轨道交通此起彼伏地发生“信号故障”之际,我们最担心的就是乘客的生命安全。如果再不重视那一次次的“轻微事故和未遂先兆”,恐怕会付出令人追悔莫及的惨痛代价。
国家标准委发布相关规范,规定轨道交通信号故障率,可以说是有的放矢,“即日起实行”也是只争朝夕的积极举措。不过新标准当中的说法还是有点太专业,不利于普通群众协助监督,我们建议标准委将其解读一下,“换算”成通俗易懂的说法。比如北京地铁10号线5月“跑圈”以来已发生7次故障,仅10月就发生了5次,其中3次是因为信号故障,那么这样的故障率是否超过国标?再比如对于一个普通市民而言,当自己每天乘坐的地铁一再发生信号故障之后,怎么去推算它有没有达到“0.8次/万列公里”的标准?
在食品安全领域,如果一个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达到国家标准,就要面临停业整顿甚至吊销生产许可的处罚。所以我们还想知的是,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范的国标该怎样落实?倘若一段地铁线路没有达到国标,是不是也要停运整顿?如果真的停运,停运期间又有什么临时措施来保障市民出行?出台国标不是一个孤立的行为,上述问题显然应该考虑在内,否则国标出台的意义就会大打折扣。
在轨道交通的运营管理方面,其实世界各地都有很多先进的经验可以借鉴。例如,新加坡地铁是目前世界上最发达、高效的公共交通系统之一,在地铁公司与交通部陆路交通管理局签订相关协议的时候,也规定了准点率、乘客受伤率等具体指标,如果新加坡地铁公司未能达到相关指标,将被罚款甚至取消运营许可权。
当然,我国各大城市的地铁近年来故障较多也有客观原因,《广州日报》就曾报道说国外大城市每年地铁建设速度往往不超过10公里,莫斯科200多公里地铁的建设花费了近70年才完成。但中国城市每年轨道交通要完成40公里甚至60公里以上的比比皆是。所以业内人士表示,短周期高密度工程建设,必然会增加工程管理难度、增加消耗、降低安全性。
速度快容易出问题是客观规律,但快速再快也不能以牺牲市民安全作为代价。不论地铁的信号系统故障率是否高于“0.8次”,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所以我们热切期待相关国标在落实的过程中,能真真正正保障地铁安全、畅通。
本报评论员 庞岚
为了缓解交通拥堵,全国各地都在大力发展轨道交通,但是在地铁建成、通车不断加速的同时,地铁运行中的各种故障也频频发生。市民选择地铁出行,就是看中了它的快捷、准时,可如果地铁频频延误,那么轨道交通的缓堵功效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会变成“添堵”。
地铁延误、停运导致乘客大面积滞留,上班族纷纷迟到还不是罪严重的后果,更可怕的是故障背后的安全隐患。例如,2011年9月27日上海地铁10号线发生追尾,导致许多乘客受伤,而追尾事故发生之前,10号线已经多次出现过信号灯失灵的情况。
德国飞机涡轮机的发明者海恩曾提出过一个关于安全的法则,这个“海恩法则”指出:
国家标准委发布相关规范,规定轨道交通信号故障率,可以说是有的放矢,“即日起实行”也是只争朝夕的积极举措。不过新标准当中的说法还是有点太专业,不利于普通群众协助监督,我们建议标准委将其解读一下,“换算”成通俗易懂的说法。比如北京地铁10号线5月“跑圈”以来已发生7次故障,仅10月就发生了5次,其中3次是因为信号故障,那么这样的故障率是否超过国标?再比如对于一个普通市民而言,当自己每天乘坐的地铁一再发生信号故障之后,怎么去推算它有没有达到“0.8次/万列公里”的标准?
在食品安全领域,如果一个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达到国家标准,就要面临停业整顿甚至吊销生产许可的处罚。所以我们还想知的是,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范的国标该怎样落实?倘若一段地铁线路没有达到国标,是不是也要停运整顿?如果真的停运,停运期间又有什么临时措施来保障市民出行?出台国标不是一个孤立的行为,上述问题显然应该考虑在内,否则国标出台的意义就会大打折扣。
在轨道交通的运营管理方面,其实世界各地都有很多先进的经验可以借鉴。例如,新加坡地铁是目前世界上最发达、高效的公共交通系统之一,在地铁公司与交通部陆路交通管理局签订相关协议的时候,也规定了准点率、乘客受伤率等具体指标,如果新加坡地铁公司未能达到相关指标,将被罚款甚至取消运营许可权。
当然,我国各大城市的地铁近年来故障较多也有客观原因,《广州日报》就曾报道说国外大城市每年地铁建设速度往往不超过10公里,莫斯科200多公里地铁的建设花费了近70年才完成。但中国城市每年轨道交通要完成40公里甚至60公里以上的比比皆是。所以业内人士表示,短周期高密度工程建设,必然会增加工程管理难度、增加消耗、降低安全性。
速度快容易出问题是客观规律,但快速再快也不能以牺牲市民安全作为代价。不论地铁的信号系统故障率是否高于“0.8次”,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所以我们热切期待相关国标在落实的过程中,能真真正正保障地铁安全、畅通。
本报评论员
前一篇:用刚性约束 给权力扭曲者提醒
后一篇:奢华政府楼风行,只因膨胀无节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