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地铁安全 不能算小账

(2013-06-29 22:11:38)
今日快评

    新闻提示:北京地铁二号线站台近日发生一起乘客坠轨身亡事故。经初步侦查,确认该乘客坠轨为自杀。这已是一周多来,在地铁二号线发生的第2起坠轨事件。不少网友再度呼吁地铁一、二号线加装屏蔽门。

    在道路容易拥堵的大城市,地铁早已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但是因为高峰时段客流量大,各种安全隐患也不断凸显。地铁的危险之处不仅仅是北京市民所忧心的问题,也不仅仅出现在站台上。

    例如地铁的安检问题早就引发过媒体的关注。去年《北京日报》曾报道说,记者携带管制刀具45分钟连过三关。前几天的《湖北日报》报道说,记者准备了一升酒精,稀释后装进背包,为防万一,还特意准备了一个干粉灭火器。如此“装备”后记者在武汉三镇搭乘公交、地铁,结果发现畅通无阻。

    再比如《地铁设计规范》规定:站厅公共区布置应满足功能分区要求,尽量避免进、出站及换乘人流路线之间的互相干扰。

    还有屏蔽门的问题,也不是第一次引发关注,除了坠轨自杀事件,去年年底还有一名男子在四惠站站台突然晕厥,掉下去横卧在一根铁轨上,多亏站台上数百名乘客集体尖叫、高喊停车,才阻止了悲剧的发生。

    当然,要避免危险,也需乘客整齐有序地站在黄色安全线以外,主动防范事故。但是在异常拥挤的早晚高峰时段,个别地铁站被网友们形容为“西装进去、三点出来”。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屏蔽门才能充分保障乘客的安全。

    一、二号线加装屏蔽门屡次延期除了技术问题,恐怕还有成本上的考量。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曾分析说,北京地下温度基本维持在15℃左右,不装屏蔽门的站点可以依靠自然通风。反之,如果安装屏蔽门则意味着站台还要加装空调,这就会带来很大一笔安装及运行费用。

    但是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当一个鲜活的生命在带有高压电的铁轨上或者滚滚的车轮下消逝,一切就再也无法挽回,逝者的亲人、家庭也会陷入巨大的悲恸之中。所以任何技术或者经济上的困难,都不能成为忽视安全的理由。此外笔者也在考虑,如果屏蔽门不用玻璃,而是改成丝网状结构,是不是可以解决通风换气的问题?当然,“外行”的设想还需要专家的论证。

    据新华社报道,杭州地铁一号线一列车近日发生故障,导致多趟列车延误,值得警惕的是,这已是进入6月以来杭州地铁发生的第三次故障。回想一下上海地铁曾发生过的追尾事故、北京地铁曾发生过的电梯事故,都说明就全国范围而言,在地铁大建设的同时,安全已经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

    我们常说未雨绸缪好过亡羊补牢,但是就国内地铁安全的现状来说,“亡羊”早已不是一两次,那么“牢”何时能结结实实地补好?对此,相关部门理应尽快出台地铁安全规范,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检查,排除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

 

 

    本报评论员 庞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