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3年06月24日

(2013-06-24 18:33:39)
标签:

杂谈

[钱荒?监管制度缺失?]

 据本报报道,昨天上午,工商银行突然出现系统故障,一度造成“工行钱荒取不出钱”的说法。工行表示,故障是系统升级造成的,与近期银行“钱荒”无关。

    近年来,临时工、实习生、电脑故障、系统升级往往会成为各种事故发生后“危机公关”喜欢采用的借口,好吧,即便我们相信工行这一次的瘫痪的确与“钱荒”无关,但“钱荒 故障”导致人心惶惶却是不争的事实。更重要的是,系统故障和人的水平有限、管理存在疏漏有关,而“钱荒”本身也绝非“天灾”而是银行自己惹出的“人祸”。

    “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本是一个金融业内的专业术语,简单来说就是一家金融机构因资金不足,向另一家金融机构进行短期融资。但是随着“银行也缺钱”这种听上去令人心慌的新闻,该术语却越来越多地走进普通人的视野。那么,“钱荒”真的是因为没钱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现实情况是:在银行缺钱、股市缺钱、中小企业缺钱的同时,货币的供应量充裕,不少大型企业依然出手阔绰,大量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游资仍在寻找炒作的概念,民间借贷依旧风风火火。正如新华社所分析的那样:现在不是没有钱,而是钱没有出现在正确的地方。“钱荒”的背后,更需要思考的不是有没有钱的问题,而是钱要如何用的问题。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承惠分析说,这样的情况,其实是过去几年商业银行随心所欲扩张自己的业务规模,达到一个极点后的集中爆发。

    从大的方面来说,“银行们”普遍没有做好资金控制,贷款过度增加,而且投放出来的资金没有进入实体经济而是在拆借市场玩“钱生钱”的游戏;从小的方面来说,个别银行从电脑软件的水平到人性化服务的水平都差点意思,二者一叠加也就导致了本不该出现的“人心惶惶”。而回顾以往的一些“X荒”,“钱荒”也让人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例如,柴油荒、气荒近年来也曾上演了不止一次,原因却不是因为油气资源耗尽,而是因为各种各样的人为因素,比如油价一降炼厂就集中停工检修,比如国内供应紧张两桶油还在玩低价出口……

    作为“国家金融机构”,银行没有完全承担起相应的职责,而是乱放贷玩出了钱荒;石化企业时不时哭穷甚至逼宫,闹出了油荒。这些问题,都在提醒着相关部门:垄断企业、央企、国企的行为模式事关重大,必须做好制度设计、加强日常监管。 


    庞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13年06月24日
后一篇:2013年06月24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