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过了锂电千万别错过了金银
近几年最牛气的板块数得着锂电池,而股价牛气、业绩同时亮丽的更是数一数二。
8月19日证券日报说,《近八成锂电池企业净利润飘红当升科技净利增近40倍领跑》。截至8月18日,据统计数据显示,共计有92家锂电池上市公司公布了2016年半年报业绩预告。其中,72家公司预告净利润盈利,达到总数的近八成。按照预告净利润的最大变动幅度来看,净利润同比上涨前三名为当升科技、多氟多和天齐锂业,其增长幅度分别达到了3869.91%、2550%和1730.31%。
我查询了锂电池指数,从2010年8月16日的2600点起步,至2016年8月19日5096点,上涨了近一倍;离去年股灾前的6568点仅差22%,远远跑赢了大盘指数。而那些领头羊的涨幅,就简直让人瞠目结舌,看不到一星半点股灾的影子。
以当升科技为例。8月19日收盘股价68.7元,比去年6月股灾前的最高价43.98元,高出了56%。如果从股灾底部2015年9月的15.08元算起,上涨了3.6倍。
锂电池的风光是不是到头了?这确实是一个疑问。
我们知道,锂电池的大涨源于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发展。但是,据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仅17万辆,这与中汽协曾在年初预测全年70万辆的销售目标相比,完成额度不足四分之一。最新数据显示,7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出现环比下滑,特别是新能源乘用车,较6月份减少近4000辆。而与此同时,随着锂电企业纷纷扩产,许多行外企业加入锂电池行业,一窝蜂而上的场景又在重演,动力电池市场将很快出现过剩的局面。
产品稀缺→产品涨价→股价上涨→产能扩张→产能过剩→产品跌价→股价下跌的循环,这种情况在许多产品和股票上表演过,表现最早最严重是钢铁、煤炭、房地产等传统行业,随后所谓的新兴产业中的光伏、风电等等也惨不忍睹。
锂电池行业有可能重蹈覆辙。一方面,随着补贴政策渐严及短期陡增的产能消化不良,新增需求减少;另一方面部分锂电池概念股业绩成倍翻涨,使得业内对其下一步的走势持谨慎态度。据报道,锂电池产品价格正在拐向下跌,看来这个由盛而衰的戏剧正在锂电池行业上演。一旦中期调整和行业拐点得到市场认同,驻扎在锂电池板块的融资盘可能就会杀出,对相关个股股价带来极大冲击。
下一个行业热点在哪里?
答案是:金银生产企业。
金银的熊牛转折点发生在去年12月,美金银每盎司的最低价分别是1046和13.6美元,到8月19日收市分别为1345和19.4美元,分别上涨了29%和43%。七月以来,美金银在阶段性高点下方横盘振荡,在等待下一个向上突破的契机。当前最纠结的事件便是美国何时加息。上周的美联储议息会议争议分歧很大,暂时维持现状,等待新的经济数据。一般认为,12月前加息概率很低。因此近几个月有利于金银向上突破。一旦加息的靴子落地,金银反而会迎来新一轮上升,近一两年将突破历史高点。
金银生产企业是金银上涨的最大受益者。当前金银价格上涨尚在初级阶段,但一些优秀企业已经显示出令人惊异的业绩增长。
金贵银业是其中突出代表。该公司上半年扣除非正常损益后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34%,正在筹划非公开增发,收购新的资源,谋求产能扩张,发展后劲十足。
与锂电池公司价格上涨一样,金银生产企业的股价上涨也不是纯概念炒作,而是有着实实在在的业绩做支撑的。
与锂电池行业不同的是,金银产品永远不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尽管金银价格在上涨而且趋势明显,可以看到现有行内企业相互兼并的现象,但不会出现一窝蜂而上的景象。因为金银矿藏天然稀缺,这不是想上就能上的行业。而金银需求不断增长,日益凸现了稀缺性。
金银价格的短期波动,是受各种偶然性因素的影响的结果,并非是真实的需求量发生了变化。全球性负利率、许多大国中央银行的大力收储、全球性资金涌入等等重大因素,必将推动金银价格走向长期大牛市。
金银的短期回调,正是择机加仓的时机。
错过了锂电池这头大牛,千万别再错过金银这头大牛。
这是一头更大的牛,更猛的牛,一头会走得更远的牛。
(重点关注:金贵银业、恒邦股份、贵研铂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