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YC价值投资
YC价值投资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937
  • 关注人气:1,10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持有低估绩优银行 新股发行反为利好

(2013-06-16 17:52:24)
标签:

财经

   6月7日,股指毫无厘头无抵抗大跌。收盘后,证监会发布了新股发行改革征求意见稿。人们恍然大悟,原来当日大跌,是一些嗅觉灵敏、先知先觉的投资者,为躲避新股开闸利空,猛烈抛售,引发恐慌性杀跌造成的。当日大跌,可谓泥沙俱下,哀鸿遍野。最该大跌的高市盈率垃圾股、创业板倒是跌幅较小,最不该下跌的股价严重低估的绩优银行股的多数也跟随下跌(仅有工行上涨)。由此可见,市场中人大有慌不择路之状。仔细阅读改革方案可以发现,其中有大股东不得低于发行价减持、维持股价稳定等条款,对已经极度低估的现有绩优银行股反而是利好。持有低估银行股,胜似闲庭信步,可将新股发行所谓利空化为利好。

    一,银行股已大面积跌破净资产值(参见附一《从银行股大面积破净看投资误区》),而未来发行新股价通常在净资产值3倍以上,比价效应将推高银行股价2倍以上。

    二,银行股动态市盈率在5倍左右(参见附二《首屈一指:华夏银行投资价值分析》),而新股发行市盈率通常高于20倍,按比价,银行股价将上升3倍以上。

    三,社保、险资、QFII等大资金正借助大盘恐慌性下跌之机,吸纳以银行为主体的低价绩优股和指数型基金,而指数型基金作为标配,必然要大量买入权重银行股,从而推高股价。

    附一: 从银行股大面积破净看投资误区

    6月7日收盘后,笔者统计分析了银行股收盘价与净资产的比例关系。与3月底每股净资产值比较,16家银行中有4家股价低于净资产值:交行为0.85,华夏0.90,中信,0.92,浦发0.99,破净率为25%。与今年底净资产值(保守预估)比较,有9家股价低于净资产值,破净率为56%,其中华夏打了7折。其余7家当前股价略高于年底净资产,接近破净。这些股价破净或接近破净的银行股,并不是亏损股、微利股、问题股,恰恰是经营良好、盈利增速较高而稳定的优质股,静态市盈率仅为5到7倍,动态市盈率更低至4到6倍(华夏银行4.3倍)。可以断定,全世界也找不到如此低估的好公司。

    银行股被市场错杀,股价严重低估,是源于一些似是而非的认识误区,以及市场中浓烈的赌博投机风气。且听我逐一分析批驳。

    一,“银行是周期股,现在经济复苏尚不确定,故银行未来业绩可疑。”其实,银行是百业之王、百业之母。银行投资于各个行业,而且是因时因地择优投放,动态调整,东方不亮西方亮,因而总能保持良好稳定的收益。上市银行近十年来经营稳健,连续保护了较高的盈利增长的事实,已经充分证明,银行并非是周期性行业。

    二,“银行坏账太多,业绩水分大,不可信。”其实,上市银行经过上市前的不良资产彻底剥离,上市后经过规范管理,贷款资产全部都有抵押担保,且大部分行对不良资产计提了3倍以上的损失准备,用于核销可能发生的坏账绰绰有余,业绩比任何行业更为可靠实在。

    三,“银行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太多,恐难收回,形成坏账。”经银监会检查评估,平台贷款绝大多数有可靠还款来源,抵押担保可靠,风险可控。对此问题的忧虑大多是受了外资投行的鼓惑。

    四,“银行市场化、利率市场化深入后,利差将缩小,竞争加剧,银行利润水平将下降。”这个观点有一定道理,但不全对。银行可通过开拓其他领域业务增加利润来源。即使银行不再保持以往30%、50%以上的增长,但总体保持高于市场平均利润率水平是完全可能的,这也是世界普遍规律。一些中小银行可能维持更高的增长速度。我们不能苛求,对银行抱过高的期望。稳定增长是一种常态。

    五,“银行股盘子大,炒不动,市盈率再低也不能买,能赚钱才是硬道理。”买股票是投资,股票也不是用来炒作的。只要公司有价值,即使暂时股价低,但股价终究会上升。炒垃圾股,亏损概率更大。去年中国平安炒股亏90多亿,而史玉柱投资民生银行,不炒,却赚了40多亿。前几年多数炒股人也是亏损的。当前炒创业板、垃圾股,眼前账面利润是虚幻的。一旦断崖式下跌开始,将跑不出来,纸上富贵化为青烟。当前银行股5倍市盈率,只要恢复到正常的20倍市盈率水平,股价将上升3倍,还没有考虑未来增长。炒新题材、概念,都是一种欺骗。只有赢利能力、市盈率、市净率,才是永恒不变的题材、概念。巴菲特是价值投资的典范,他从不做短线炒作,他投资的主要目标就是银行,大型公司。

    附二:首屈一指:华夏银行投资价值分析

    以华夏2012年净利增长38%(位列银行第一)、一季报增长26%(位列银行前三)、市盈率5倍左右、股价低于净资产的数据看,同时具备高业绩、低估值的特征,绝对是中国股市、也是全世界最具投资价值的股票。可以用几个词叠加形容:首屈一指,独一无二,无出其右,绝无仅有,无可争辩。华夏的龙头风范将在后市更加彰显。

一,市盈率最低。按当前股价10.26元,2012年每股净利1.87元计算,市盈率5.49倍。假定2013年全年保持一季度同比26%的业绩增速,则全年每股净利2.36元,市盈率为4.3倍。(注意:华夏各季度净利有前低后高规律,不可用一季度净利乘以4来估算。)当前最低估的,只有兴业银行与之相当。市盈率是衡量公司投资价值的基本主要指标。如果业绩好,股价已高(市盈率已高),仍不宜买入。只有像华夏这样业绩好,同时股价低(市盈率低)的公司才更有投资价值。

二,市净率最低。当前股价10.26元,比2012年底每股净资产10.9元低0.64元,比今年一季末净资产11.37元低1.11元,比2013年底13.73元低3.47元。以上述三个时点数据算,市净率分别为0.94倍、0.90倍、0.74倍。(更有甚者,股价比2008年前几大股东定向增发价14.62元低4.36元。)这在银行股、绩优股中,绝对独一无二。市净率比华夏更低的,都是高市盈率股、绩差股,完全不可比。

三,业绩增速较高,且具有稳定、可持续性。2012年净利增速38%,在银行中名列第一。今年一季度增速26%,排名前三。这个增速是前几年主业高速增长的高业绩基础上实现的。而那些上年亏损、微利基础上增长的公司,靠产品突然涨价、变卖资产、政府补贴、财务造假增长的公司,与华夏根本不存在可比性。即使以往银行总体高速增长的情形不会持续,但中小银行仍会高于银行平均增速,高于GDP增速。因此华夏作为佼佼者年增长20%以上完全可能。投资者集体误判、有眼无珠的事情,在资本市场常常发生。投资机构对去年全年、今年一季度银行业绩的误判,就是最新的例证。

四,业绩实在,没有水份。华夏不良资产保持较低水平,而不良贷款损失准备金拨备率、拨备覆盖率保持在同行业中的高标准水平。不像有些银行靠较低的拨备、甚至降低拨备来提高当前净利。

五,股权结构优良,经营稳健。前三大股东股权比例接近,不存在一股独大问题,有利于相互制衡,正确决策,防止决策失误、利益输送等弊病。前三大股东之一的德意志银行是世界公认的综合性经营能力最强的银行之一,素以稳健严谨见长。这种风格,已经在华夏身上充分体现。华夏展现的正是一个不事张扬、闷声赚钱的成功大商人的形象。仅仅从它年报季报在几乎最后时限同时公布,外界事前一无所知的例子看,也说明了这点。投资在稳健经营、增速较快的华夏,不用像买了垃圾股那样担惊受怕,完全可以打扁脑壳睡觉,高枕无忧。因为华夏完全没有下跌的担忧,剩下的只是何时涨、涨多快、涨多久、涨多高的问题。

六,股价增长潜力巨大。如果赶上国内银行当前平均定价水平,将上升30%以上至14元;如果赶上当前全球银行普遍14倍左右市盈率水平,将上升2倍以上至30元;如果到牛市中后期,到达20倍、30倍市盈率以上,则为50元、80元以上。投资者敢于购买30倍、50倍、100倍市盈率以上的垃圾股,却对优质银行当前5倍市盈率心存疑虑,岂非咄咄怪事!

综上所述,当前买入华夏,是以大打折的价格买入最优质的公司。稳定持有一两年,应有几倍收益。当前投资者(包括投资水平、风格散户化的基金),把价格不及垃圾股十分之一、几十分之一的华夏银行丢弃,却飞蛾扑火般去追买垃圾股,去买骗子吹嘘的所谓新概念、高科技的垃圾创业板、中小板。只有疯子、傻子才会有如此行为。正因为如此,才有如此买入大打折的华夏的天赐良机呈现。何去何从,请投资朋友掂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