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言论作文

(2020-11-23 15:59:15)
分类: 考试
言论材料类作文

言论材料类作文训练

一、言论材料类作文写作指导

 1、抓取关键词句,寻找立意点
    
任务驱动型作文有写作任务的限制,写作范围相对狭窄。与其相比,言论材料类作文的立意角度更为宽泛。言论材料类作文题意在引导考生深入思考言论反映的某种道理,具有抽象性,对考生的理性思维能力要求高。就单则言论材料作文写作,考生可先从材料中提取关键词句,弄清其寓意,对于多则言论材料作文题,考生不可对观点平均用力,而是要选择以某一倾向性观点为核心立意,兼顾其他观点进行对比分析。这样,作文便会有思辨色彩
   2
 由此及彼,展现深刻思考
    
众所周知,言论类作文题的材料由言语构成,这些言语实则阐明了某个道理,因此,考生需要通过对这些言语的具体分析来深挖其内涵。首先考生要读懂材料,寻找最符合命题意图、最能体现材料指向的意义。其次,深入挖掘材料的内蕴,即对名言反映的道理或哲理进行评析,思考如何从生活中寻找典型事例来阐释,来印证。对于多则言论材料作文,考生可将不同言论的观点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展现自己认为赞同的一种;或可选择观点相同的言论来展现同一主题;还可对言论的观点进行补充说明,展现自己的思考。
 3  联系生活,抒发真情实感
    
高中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有些言论材料类作文要求考生根据联系和感悟结合你的生活实际来写作,这与新课标的要求是一致的。这就是说,考生必须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来生发联想,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比如写作议论文时,考生可将材料反映的问题或现象勾连现实生活,使之具有现实意义。或用生活中的人或事来论证观点,展现自己对社会生活的关注。考生的感想和情感抒发唯有建立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才能真挚动人。

 

二、例文欣赏: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不错,目前的中国,固然是江山破碎,国弊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不,决不会的,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

——方志敏

2、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个个人的本分。

——陶行知

3、若能作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

——黄大年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

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书生报国成何计(高考优秀作文)

回望百年,国运坎坷,幸有心怀热血之志士,齐心蹈厉,国难才平,中华乃兴。他们用信念照亮前路,用职责坚定步履,更把个人之力汇入时代的洪流,助力民族前进的车轮。

信念,是爱国的初心,是报国的前提,是爱国之“知”。百年前的华夏,如万马齐喑。个人命运如江上浮萍,国家命运前途未卜。在“一切从洋,中国完事不如人”的叫嚣声中,梁启超振臂高呼:“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他相信中华文明并不全然落后,未来的光明终会点亮全人类。在失掉自信的国人垂头丧气之时,鲁迅呐喊:“中国自古就有为民请命的人。”他相信风雨压不垮中国的脊梁。几十年后,一位领袖把外国对中国的蔑视和威胁看作“蚍蜉撼树”,心中是中华民族必将崛起的坚定信念。正是这种信念,让爱国之情得以迸发,让报国之志不坠青云。

责任,是爱国的底线,更是报国的基础。在普法战争中,法国科学家巴斯德愤然辞去曾引以为傲的柏林大学教授职位。“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又祖国”,他的话掷地有声,也告诫后人:爱国是每个公民的本分。钱学森、李四光、茅以升……他们放弃了国外优渥的工作条件,回到贫穷的祖国。正是因为他们认识到,倘使抛弃了爱国、报国这一基本的职责,所谓理想事业都是无根之树、空中楼阁。爱国之责任,成为他们取得卓越功绩的基石。

百川东流,才能掀起洪波浩荡。如果你爱国,请用一点一滴的实际行动报国。晏阳初被誉为“世界平民教育之父”。他出生在中国饱受屈辱的19世纪末,毕业于久负盛名的耶鲁大学,归国前身为文学博士的他立志不当官,要把一生奉献给劳苦大众。他相信,救中国就要开启民智,而开民智,首先要帮助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他与陶行知、张伯苓等人建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深入河北一个贫困的小城定县发展平民教育。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定县仍是整个河北农村文盲最少的地方。他用一生实实在在的行动来爱国,诠释了爱国赤子之心的内涵。

叶嘉莹先生有诗云:“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心中铭记责任,知行合一,方可教育影响世人。

国运待昌,我辈深感责任之重大,愿你我效法先贤洗流入海,共襄盛举。

 

三、实战训练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外表的美只能取悦于人的眼睛,而内在美却能感染人的灵魂。

——伏尔泰

当美的灵魂与美的外表和谐地融为一体,人们就会看到,这是世上最完善的美。

——柏拉图

读了上面两句话,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相信未来,热爱生命。(诗人食指)

2)我们在谈论未来的时候,未来已来,当我们讨论将至的可能性时,将至已至。面对席卷而来的未来浪潮,我们只有以变革的姿态迎接未来,决胜未来。(教育家袁振国)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感悟?请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或思考,就此写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3、 阅读下面的材料 要求写作。(60 

    ( 1)其实人跟树是一样的,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尼采)
    ( 2)人从枝上折下花来,供在瓶里,到了结果的时候,却对着空枝叹息。(冰心)
 3) 如果你看到面前的阴影,别怕,那是因为你的背后有阳光!(冯巩)
    4命运不能选择,但是你可以在你这样的道路上做得稍微好一点,认真一点,这不就行了嘛。(新尚谊)
   5生活总会有点不顺意,我们都会犯错。天性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开始改变(电影《疯狂动物》
   富有哲理的句子总是会点燃内心的某些火花。
读了上面五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少于800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