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动用了少量杠杆,用银行贷款增持了一些兴业与浦发的股份。我觉得现在这个价格已经足够合理,所以提前将自己下半年的工资与年终奖用了。
一家公司每年可以赚取15%以上的利润,现在以低于净资产的价格在出售,如果面对这样的资产,我们都不心动,那我们进入股市是为了什么?我希望在我有生之年,在我有钱的那段岁月之中,能够一直可以买到类似的资产,至于公司名称的变化,我倒是不在意。
如果我从借钱投资中尝到了甜头,我怕自己以后收不了手,还会继续不断的动用杠杆,如果持续的尝到甜头,我就有可能动用更多的杠杆,最后在遇到某次黑天鹅事件中gong败垂成,在资本市场,将“智慧”与“欲望”强行撮合所产生的悲剧层出不穷,我不希望自己重蹈覆辙。如果这次我动用杠杆,尝到了苦头,我也不希望自己固步自封,畏缩不前,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杠杆本身并没有错,只是人有弱点。我知道自己肯定能赢,但我还是要警醒自己,希望将来再次动用杠杆的自己,重读这篇文章的时候,还能理解自己现在的苦口婆心。
上次我增持浦发银行,有朋友提醒我买贵了,对于这种善意的提醒,我总是报以微笑。如果根据市场价格来判断,我们每个人都会买贵,没有人可以做到每次都买在最低价。不要在意这种事情,也不要让这类想法长期在脑子里出现。我们买一样东西,只需要问自己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如果现在以这个价格买入,股市关门五年,你是否仍然愿意买入。第二个问题:如果十年后,类似的机遇再次出现,你是否会毫不犹豫的继续买入。如果十年后仍然愿意买入,也就是说这种情况即使今天没有发生,将来也迟早会发生,那我们为什么还要介意它提前发生呢?
在股票市场,不用羡慕那些短期取得高收益率的牛人,上天一定会设置某种障碍来阻止他持续的取得高收益率,要么他自己把自己作死,要么掌权者改变游戏规则,要么受限于“食物短缺”——规模过大而“羊群”数量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