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我们以低估的价格买入了公司股份,要想赚钱,只能期望两点:第一是期望公司管理层励精图治,带领公司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增加利润。第二是期望市场给于公司股价合理的估值。 (虽然这两点都不取决于我们,但我们可以乐观的期待。)
现在我买入的兴业与浦发,公司管理层显然已经做的足够优秀,从利润报表上可以看的出来,而市场现在显然还没有给出公平合理的报价,这其实恰恰就是价值投资魅力的所在,如果市场一直保持有效,那价值投资就是狗屎。好在有效市场永远都不会存在,因为人在利益面前不可能长期保持理性。有效市场理论是对人性的侮辱,不完美的人,无论如何都没有办法造就一个完美的市场。如果有一天市场真的变得有效,变得完美,那么它对所有人来说,都将失去存在的意义,恰恰是市场不完美,才让我们产生了追求完美的动力。没有猫腻,无利可图的市场必然空荡无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谁又能改变的了呢?
公司的表现已经好长一段时间优于股市的表现,而这种现象终将终结,公司本身的发展不可能永运都优于市场,反之也一样。价格终将会趋于价值,长期的低估伴随而来的必然是长期的高估,正如之前07年牛气冲天所导致后期的熊途漫漫一样。
如今新股上市,市场又开始玩起了击鼓传花的游戏,这种不管资产真实的价值,只看下一个人会用多少价格买进的做法,绝不是我所愿意玩的游戏,当泡沫破灭,不可避免的总会有一群菜鸟学到教训,同时也会有一群敢死队变得名副其实。(原话在2000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中,我略改了一下,愿上天保佑所有的人平安健康。)
只要有人想买,华尔街那帮人总有办法把它弄来卖给你,在中国也一样。只要有人愿意炒新股,就会有人愿意高价打新股,而只要有人愿意出高价购买,排队等待IPO的公司就会源源不断。买的哪有卖的精,在这种明知必败的情况下,还有这么多人挤破头的要买,无非是因为二级市场有愿意出更高价的冤大头。但再多再傻的冤大头也总有醒悟的一天,竭泽而渔的透支行为迟早会受到惩罚,也许N年后,股权融资成本会大幅上涨,甚至A股市场将会为此失去融资功能。
浇灭一个人的创业激情,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其不劳而获,意外获得一大笔钱。而现在新股一上市,股价就一飞冲天,面对突然的暴富,原本埋藏在企业家心中的“抱负”,极有可能随风飘逝,但愿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在暴利面前,他们仍然能够谦恭奋发,励精图治,将企业做大做强。
投资要想取得优异的长期绩效,靠的不是少数的成功个案,而是持续避免做出愚蠢的决定。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巴菲特的思想值得借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