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班段《哭娃娃,笑娃娃》主题审议园本研训

(2021-10-20 10:18:37)
标签:

校本培训

分类: 校本培训

    园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项目负责人填写)

        单位:鳌江镇工业区幼儿园

项目名称

主题审议园本研训

活动负责人

黄小莺

活动时间

2021.8.30

活动地点

会议室

活动主题

《哭娃娃,笑娃娃》主题前审议

主讲人

陈文俊

参加对象

班段教师参与

申请学时

1学时

一、组员教师签到

二、主题审议

鳌江镇工业区幼儿园前主题审议记录表

参加

人员

小班段教师

时间

2021.8.30

记录人

陈文俊

审议

内容

《哭娃娃,笑娃娃》

实施时间

2021.8.31-9.18

审议形式

集体讨论研讨

 

 

 

 

 

主题

分析

新入园幼儿在亲子分离之际会被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所包围。于是,我们开展主题活动“哭娃娃,笑娃娃”,力求帮助幼儿逐步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尽快适应集体生活。

主题共分三个层次,依次展开:“难过的哭娃娃”,重在让幼儿感知自己的情绪变化;“好奇的小娃娃”,将引发幼儿体会教师和同伴对自己的关爱;“开心的笑娃娃”,使幼儿通过集体生活,逐步乐意、快乐地上幼儿园。整个主题紧扣幼儿的情绪脉络,随着主题的开展,使幼儿的情绪逐渐从低落状态过渡为平缓状态,进而趋向于积极状态。

第一层次“难过的哭娃娃”:该阶段幼儿处于刚园时焦虑情绪的高峰期。首先,通过活动“镜子里的娃娃”,引导幼儿发现自己的情绪变化,使幼儿在表达和倾诉的过程中,自然释放内心的不安;紧随其后的活动“我和妈妈在一起”,充分发挥假想效应,缓和幼儿亲子分离的情绪;活动“接娃娃,送娃娃”“哭娃娃,笑娃娃”“哭哭笑笑”,在此阶段均能给予幼儿及时的心灵抚慰。

第二层次“好奇的小娃娃”:该阶段幼儿的情绪进入一个相对平缓期。这时,“老师像妈妈”“哥哥姐姐你真好”“找一找,笑一笑”三个活动,能让幼儿充分感受温暖并发现来自身边的关爱,犹如一股暖流温润幼儿的内心,激发起幼儿探究周围人物与事物的好奇心;活动“快来抱抱”和“我来躲,你来找”,更加拉近了幼儿与教师、同伴的距离。

第三层次“开心的笑娃娃”:该阶段幼儿的情绪在稳定的基础上会呈现逐渐向好的趋势。“挠痒痒”和拍拍乐”充分发挥音乐活动的优势,激起幼儿的积极情绪;“挠痒痒”“小兔蹦蹦跳”“笑娃娃拍照”不断向幼儿传递着来自集体活动特有的乐趣;“快乐亲子秀”更是将幼儿浸润在集体活动的快乐体验中,推动幼儿趋向并保持快乐的情绪状态。

 

 

 

 

 

 

主题

目标

定位

 

原目标:

1.愿意和教师亲近,乐于和同伴共处,体验集体生活特有的快乐。

2.认识自己班里的教师和同伴,基本适应在园生活。

3.尝试向身边亲近的人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调整原因:

幼儿刚刚入园,情绪处于焦虑、不稳定状态,要先让幼儿感知自己的情绪变化,引导幼儿感受来自教师的关爱,愿意尝试说出自己的需求和感受,逐步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感受上幼儿园的快乐。

新目标:

1.感知自己情绪的变化,尝试说出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2.愿意与老师、同伴亲近,感受来自老师与同伴的关爱。

3.认识班里的老师与同伴,基本适应在园的集体生活。

 

 

环境

创设

1.建立“亲亲一家人”主题墙,把幼儿、家长和教师的照片布置成一个大“爱心”,给幼儿最初的亲切感和安全感。

2.布置“哭哭笑笑”照片展示栏,把幼儿入园以来的情绪变化拍摄成照片,让每个幼儿都看到自己和同伴的不同模样,感受笑容带来的快乐,以及自己成长过程中神情的变化。

 

 

 

 

区角

活动

美工区:《我爱抱抱》

自制幼儿和成人的人形轮廓剪纸若干,红色大爱心背景。

益智区:《哭了,笑了》

自制笑脸宝宝和哭脸宝宝图片若干 ,自制笑脸和哭脸的五官卡片若干。

数学区:《1”和“许多”》

收集鞋盒若干(内部用两种不同颜色的圆点标识1和许多),自制塑封简笔画表情娃娃(分笑脸和哭脸,分别与两种颜色的圆点对应)。

 

 

 

 

家园

共育

1. 帮助孩子调整好作息时间,使其逐步养成按时起床去幼儿园的习惯。

2. 配合幼儿园帮助孩子学习独立盥洗、喝水、进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 教孩子学说基本礼貌用语,鼓励孩子大胆、有礼貌地和教师、同伴打招呼。

4. 帮助孩子认识活动区的各种操作材料,和孩子共同体验亲子操作的乐趣。

5. 教师与家长加强沟通,及时交流孩子的健康状况、饮食状况,以及孩子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探讨孩子哭闹时快速解决的方法,帮助孩子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生活。

 

 

 

 

 

教学

内容

选择

 

 

第一周:难过的哭娃娃

集体活动:

《镜子里的娃娃》、《接娃娃,送娃娃》、《我和妈妈在一起》、《哭娃娃,笑娃娃》、《哭哭笑笑》

区域活动: 我爱抱抱、哭了笑了

日常活动:打个招呼

规则游戏: 小脸变魔术

第二周:好奇的小娃娃

集体活动:

《老师像妈妈》、《哥哥姐姐你真好 》、《找一找,笑一笑》、 《快来抱抱》、 《我来躲,你来找》

区域活动:谁不见了

日常活动:洗洗小手、我爱喝水

规则游戏:拍拍手

第三周:开心的笑娃娃

集体活动:

《挠痒痒》、《小兔蹦蹦跳》、《笑娃娃拍照》、《拍拍乐》、《快来亲子秀

区域活动:1”和“许多”

日常活动:鞋子摆摆

规则游戏:找笑声

 

 

 

 

 

调整

后的

教学

内容

 

第一周:难过的哭娃娃

集体活动:

《镜子里的娃娃》、《接娃娃,送娃娃》、《我和妈妈在一起》、《哭娃娃,笑娃娃》、《哭哭笑笑》

区域活动: 哭了笑了

日常活动:打个招呼

规则游戏: 小脸变魔术

第二周:好奇的小娃娃

集体活动:

《老师像妈妈》、《哥哥姐姐你真好 》、《找一找,笑一笑》、 《快来抱抱》、 《我来躲,你来找》

区域活动:谁不见了

日常活动:我爱喝水、洗洗小手

规则游戏:拍拍手

第三周:开心的笑娃娃

集体活动:

《挠痒痒》、《小兔蹦蹦跳》、《笑娃娃拍照》、《拍拍乐》、《快来亲子秀

区域活动:1”和“许多”

日常活动:鞋子摆摆

规则游戏:找笑声

 

 

备注

新入园的孩子,暂时会被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结所包围,或歇斯底里号啕大哭,或闷闷不乐暗自流泪,因此,开展主题活动“哭娃娃,笑娃娃”力求帮助孩子逐步摆脱负面情绪困扰,使其尽快适应集体生活,使孩子的情绪逐渐从低落状态过渡到平和状态,进而趋向积极状态。

 

难过的哭娃娃——引导孩子感知自己的情绪变化;好奇的小娃娃——

引导孩子感知老师和同伴的关爱;开心的笑娃娃——引导孩子感知集体生活的快乐。

三个层次的活动顺应幼儿的心理需求。在开展过程中,教师需尽可能多地和幼儿进行个体互动,如身体的接触和语言的交流,使幼儿对教师产生亲近感和信任感,逐渐消除幼儿内心原有的焦虑感和恐惧感。同时,应借助同伴效应引导幼儿参与各类活动,通过活动激发幼儿的愉快体验、最终帮助幼儿顺利度过从家庭环境到幼儿园环境的转变期。

过程确认

情况属实

保教处负责人签字:黄小莺

  小班段《哭娃娃,笑娃娃》主题审议园本研训


小班段《哭娃娃,笑娃娃》主题审议园本研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