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
人员
|
小班段教师
|
时间
|
2021.8.30
|
记录人
|
陈文俊
|
审议
内容
|
《哭娃娃,笑娃娃》
|
实施时间
|
2021.8.31-9.18
|
审议形式
|
集体讨论研讨
|
主题
分析
|
新入园幼儿在亲子分离之际会被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所包围。于是,我们开展主题活动“哭娃娃,笑娃娃”,力求帮助幼儿逐步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尽快适应集体生活。
主题共分三个层次,依次展开:“难过的哭娃娃”,重在让幼儿感知自己的情绪变化;“好奇的小娃娃”,将引发幼儿体会教师和同伴对自己的关爱;“开心的笑娃娃”,使幼儿通过集体生活,逐步乐意、快乐地上幼儿园。整个主题紧扣幼儿的情绪脉络,随着主题的开展,使幼儿的情绪逐渐从低落状态过渡为平缓状态,进而趋向于积极状态。
第一层次“难过的哭娃娃”:该阶段幼儿处于刚园时焦虑情绪的高峰期。首先,通过活动“镜子里的娃娃”,引导幼儿发现自己的情绪变化,使幼儿在表达和倾诉的过程中,自然释放内心的不安;紧随其后的活动“我和妈妈在一起”,充分发挥假想效应,缓和幼儿亲子分离的情绪;活动“接娃娃,送娃娃”“哭娃娃,笑娃娃”“哭哭笑笑”,在此阶段均能给予幼儿及时的心灵抚慰。
第二层次“好奇的小娃娃”:该阶段幼儿的情绪进入一个相对平缓期。这时,“老师像妈妈”“哥哥姐姐你真好”“找一找,笑一笑”三个活动,能让幼儿充分感受温暖并发现来自身边的关爱,犹如一股暖流温润幼儿的内心,激发起幼儿探究周围人物与事物的好奇心;活动“快来抱抱”和“我来躲,你来找”,更加拉近了幼儿与教师、同伴的距离。
第三层次“开心的笑娃娃”:该阶段幼儿的情绪在稳定的基础上会呈现逐渐向好的趋势。“挠痒痒”和拍拍乐”充分发挥音乐活动的优势,激起幼儿的积极情绪;“挠痒痒”“小兔蹦蹦跳”“笑娃娃拍照”不断向幼儿传递着来自集体活动特有的乐趣;“快乐亲子秀”更是将幼儿浸润在集体活动的快乐体验中,推动幼儿趋向并保持快乐的情绪状态。
|
主题
目标
定位
|
原目标:
1.愿意和教师亲近,乐于和同伴共处,体验集体生活特有的快乐。
2.认识自己班里的教师和同伴,基本适应在园生活。
3.尝试向身边亲近的人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调整原因:
幼儿刚刚入园,情绪处于焦虑、不稳定状态,要先让幼儿感知自己的情绪变化,引导幼儿感受来自教师的关爱,愿意尝试说出自己的需求和感受,逐步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感受上幼儿园的快乐。
新目标:
1.感知自己情绪的变化,尝试说出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2.愿意与老师、同伴亲近,感受来自老师与同伴的关爱。
3.认识班里的老师与同伴,基本适应在园的集体生活。
|
环境
创设
|
1.建立“亲亲一家人”主题墙,把幼儿、家长和教师的照片布置成一个大“爱心”,给幼儿最初的亲切感和安全感。
2.布置“哭哭笑笑”照片展示栏,把幼儿入园以来的情绪变化拍摄成照片,让每个幼儿都看到自己和同伴的不同模样,感受笑容带来的快乐,以及自己成长过程中神情的变化。
|
区角
活动
|
美工区:《我爱抱抱》
自制幼儿和成人的人形轮廓剪纸若干,红色大爱心背景。
益智区:《哭了,笑了》
自制笑脸宝宝和哭脸宝宝图片若干 ,自制笑脸和哭脸的五官卡片若干。
数学区:《“1”和“许多”》
收集鞋盒若干(内部用两种不同颜色的圆点标识1和许多),自制塑封简笔画表情娃娃(分笑脸和哭脸,分别与两种颜色的圆点对应)。
|
家园
共育
|
1. 帮助孩子调整好作息时间,使其逐步养成按时起床去幼儿园的习惯。
2. 配合幼儿园帮助孩子学习独立盥洗、喝水、进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 教孩子学说基本礼貌用语,鼓励孩子大胆、有礼貌地和教师、同伴打招呼。
4. 帮助孩子认识活动区的各种操作材料,和孩子共同体验亲子操作的乐趣。
5. 教师与家长加强沟通,及时交流孩子的健康状况、饮食状况,以及孩子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探讨孩子哭闹时快速解决的方法,帮助孩子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生活。
|
教学
内容
选择
|
第一周:难过的哭娃娃
|
集体活动:
《镜子里的娃娃》、《接娃娃,送娃娃》、《我和妈妈在一起》、《哭娃娃,笑娃娃》、《哭哭笑笑》
区域活动: 我爱抱抱、哭了笑了
日常活动:打个招呼
规则游戏:
小脸变魔术
|
第二周:好奇的小娃娃
|
集体活动:
《老师像妈妈》、《哥哥姐姐你真好
》、《找一找,笑一笑》、 《快来抱抱》、
《我来躲,你来找》
区域活动:谁不见了
日常活动:洗洗小手、我爱喝水
规则游戏:拍拍手
|
第三周:开心的笑娃娃
|
集体活动:
《挠痒痒》、《小兔蹦蹦跳》、《笑娃娃拍照》、《拍拍乐》、《快来亲子秀》
区域活动:“1”和“许多”
日常活动:鞋子摆摆
规则游戏:找笑声
|
调整
后的
教学
内容
|
第一周:难过的哭娃娃
|
集体活动:
《镜子里的娃娃》、《接娃娃,送娃娃》、《我和妈妈在一起》、《哭娃娃,笑娃娃》、《哭哭笑笑》
区域活动: 哭了笑了
日常活动:打个招呼
规则游戏:
小脸变魔术
|
第二周:好奇的小娃娃
|
集体活动:
《老师像妈妈》、《哥哥姐姐你真好
》、《找一找,笑一笑》、 《快来抱抱》、
《我来躲,你来找》
区域活动:谁不见了
日常活动:我爱喝水、洗洗小手
规则游戏:拍拍手
|
第三周:开心的笑娃娃
|
集体活动:
《挠痒痒》、《小兔蹦蹦跳》、《笑娃娃拍照》、《拍拍乐》、《快来亲子秀》
区域活动:“1”和“许多”
日常活动:鞋子摆摆
规则游戏:找笑声
|
备注
|
新入园的孩子,暂时会被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结所包围,或歇斯底里号啕大哭,或闷闷不乐暗自流泪,因此,开展主题活动“哭娃娃,笑娃娃”力求帮助孩子逐步摆脱负面情绪困扰,使其尽快适应集体生活,使孩子的情绪逐渐从低落状态过渡到平和状态,进而趋向积极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