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律动:《快乐椅子舞》

分类: 教师公开课 |
2016学年第二学期教师公开课
——大班律动《快乐椅子舞》
活动目标:
1.踵趾小跑步,能随音乐完整舞蹈。
2.椅子大胆的创编舞蹈动作,能在音乐“噜啦啦”处用踵趾步换椅子。
3.参与律动游戏,体验其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音乐
2.小椅子(人手一把)并将小椅子围成圆形
3.有体验顺时针圆圈舞的经验
4.跟教师和幼儿人数相同的手腕花(戴于教师和幼儿右手手腕)
活动过程:
一、随音乐律动进场
1.导语:“小朋友,好漂亮的活动室,有这么漂亮的地板、窗帘和灯……伸出小手和它们打个招呼吧!”(渗透语言节奏:嗨嗨你好呀!)
2.音乐响起,幼儿进入室内按顺时针行走,教师引导,师幼根据节奏相互问好,熟悉音乐的节奏特点。
二、谈话引导,创编与新朋友初次见面的动作
1.师:有一个好朋友,我们每天都能与它见面,当我们累了的时候,我们就坐在上面休息一下;当我们吃饭的时候也可以坐在上面美美的吃上一顿,它是谁啊?(椅子)
2.小椅子朋友已经在静静地等候我们啦!现在,轻轻地走到我们的小椅子朋友面前,笑眯眯站好!
3.幼儿自由创编,根据教师的语言提示,用简单的动作固定的节奏和小椅子相识(嗨嗨,你好呀!
三、了解并运用踵趾步(解决重点)
1.师:我的新朋友很喜欢马老师,瞧,她轻轻地抱了抱我,小朋友赶快让小椅子朋友也抱抱你们吧!
2.好开心,我的小脚都跳起了舞,你的小脚会跳舞吗?引出并学习本次活动的重难点:踵趾小跑步
3.幼儿自由创编手上的舞蹈动作,教师引导幼儿将手上动作和踵趾小跑步结合。
四、围着圆圈完整进行椅子舞(解决难点)
1.引导幼儿发现,教师进行顺时针转圈时的移动特点(一次换一把椅子,右手搭在椅背上)
1)请你看一看,我是怎么跟小椅子跳舞的?
2)我的手是怎么样的?(右手搭在椅背上)
3)我刚才说了什么?(换朋友)
4)我一次换了几个椅子朋友?(一次一个)
5)我在音乐进行到哪个地方的时候开始换朋友?(噜啦啦……)
2.幼儿初步尝试。 强调一次换一把椅子,右手搭在椅背上。
3.幼儿再次尝试。
五、加入游戏“抢椅子”,增加趣味性
1.师:你们玩过抢椅子的游戏吗?怎么玩?
2.师:一会音乐响起我们跳起椅子舞,音乐一停就快速找到离你最近的椅子坐下来。
3.没有抢到椅子的幼儿领做舞蹈动作,其它幼儿学做。
六、结束部分
师:小椅子是我们的好朋友,你以后想怎么对待你的椅子朋友?(渗透社会知识,爱护椅子)
师:跟你的椅子朋友说再见吧(嗨嗨 再见了)
活动反思:
新《纲要》明确的提出:幼儿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体现: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律动对幼儿身心的健康、情操的陶冶和智力的开发,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而《椅子舞》正是一堂别具特色的律动活动,活动中要求幼儿以椅子为道具进行的一堂活动课。音乐《泼水歌》简短、有趣,节奏符合动作的节拍。能够帮助幼儿体验、表现音乐的情趣。通过一个故事来进行动作的引导,最后将故事动作与音乐融合为一体,歌曲及故事的趣味性非常适合幼儿理解。
本次音乐活动,幼儿学习了踵趾小跑步,能随音乐完整舞蹈,而且教师引导幼儿结合小椅子大胆创编动作,提高了动作的协调性。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到游戏的快乐。
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