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洛阳中秫酒业(五)及赏析
(2025-11-10 21:32:51)
标签:
美景诗联文化杂谈 |
分类: 美丽中国 |
题洛阳中秫酒业(五)及赏析
林承强撰
千年铭夏国,杜康始作诗香远;
一品入周经,中秫传承酒道深。
林承强先生这副题赠洛阳中秫酒业的楹联,以精炼的文字浓缩了中华秫酒四千年文化精髓与企业传承创新的精神内核。以下从历史溯源、文化意象、创作技法及企业价值四个维度进行赏析:
一、时空纵深:酒史与酒道的千年对话
“千年铭夏国”——溯源酒祖圣地,上联开篇直指秫酒起源。据《说文解字》载:“杜康始作秫酒”,杜康即夏朝国君少康(公元前1972-1912年),被尊为“酒圣”。联中“夏国”既点明洛阳作为夏都斟鄩(今偃师二里头)的文明地位,亦暗合中秫酒业对“少康造酒”正统性的传承。“一品入周经”——礼制与技艺的升华,下联“周经”化用《周礼》中“五齐六法”酿酒古制,呼应中秫酒业“三蒸三酿”非遗工艺。“一品”二字既言酒质之卓绝(如荣获国际烈酒银奖、中国优质酒水金奖),亦暗喻其融入礼乐文明的深度。
二、意象交融:诗酒精神的具象化表达
“诗香远”:文脉的流淌,“诗香”双关酒香与文韵。从曹操“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慷慨,到唐宋司马光、苏轼等数百文豪因秫酒留名,洛阳作为“诗都”与“酒都”的文化基因在此交融。“酒道深”:技艺与哲思的共生,“酒道”超越技术层面,指向“酒以成礼”的伦理(《洛禊赋》载“洒玄醪於中河”)及“酒德”人生境界(如刘伶《酒德颂》“无思无虑,其乐陶陶”)。中秫建立秫酒文化馆、推动非遗悬针篆与酒文化结合,深化了这一内涵。
三、创作技法:对仗与典故的匠心
时空对仗工巧,“千年”(时间纵深)对“一品”(品质高度),“夏国”(空间起点)对“周经”(文化厚度),形成历史与技艺的立体坐标。用典不着痕迹,“杜康始作”直引典籍,“入周经”化用《周礼》酿酒规程,典故自然融入叙事,毫无斧凿之痕。动词点睛,“铭”字刻写历史永恒性,“入”字彰显文化渗透力,“传”字突显企业使命,三者共筑酒魂。
四、企业价值:古今对话的品牌宣言
此联实为中秫酒业的文化注脚:守正统:以“夏国”“杜康”确立秫酒宗源,呼应企业“华秫”“汉秫”商标布局;谋创新:借“诗香”“酒道”链接当代文旅融合战略(如打造华夏酒文化基地);彰格局:通过“深”“远”二字,暗喻企业立足洛阳、辐射中原的“豫酒振兴”担当。
结语:一副联中的文明史诗,林承强先生此联24字浓缩一部华夏酒史:从少康的秫酒初酿,到中秫的现代崛起;从《周礼》的礼法秩序,到“诗香”的自由抒怀。林承强先生以史学家的目光、诗人的笔法、企业家的洞见,将洛阳中秫酒业置于文明长河之中,使其成为“活着的遗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