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秋兴八首(步韵杜甫秋兴八首)》及简析
(2025-10-06 12:32:07)
标签:
美景诗联文化杂谈 |
分类: 美丽霞浦 |
林承强 撰
其一
秋来露重染枫林,幽峡深云榕树森。
波浪翻空连地韵,竹松卷岭接天阴。
千舟正系银滩景,丛菊犹牵赤子心。
古堡城高霞落晚,长溪风暖水敲砧。
其二
狮头虎屿暮光斜,碧涌层波悦物华。
直竹千竿朝月邸,扁舟万斛载星槎。
霞飞浅浦传渔曲,雾散晴沙闻笛笳。
欲问仙乡何处是?长溪倒映荻芦花。
其三
五澳潮回碎浪晖,观台嵌壁倚空微。
归桅列阵鸥先绕,落日熔金霞竞飞。
晒网人家情未改,离乡学子信无违。
谁言海角秋风冷?民宿灯繁蟹正肥。
其四
霞光潋滟赛星棋,妈祖留痕行大悲。
箬笠翻风闻古曲,霓裳照水焕新时。
滩涂列架紫云涌,舟楫飞梭白浪驰。
暮染桅灯秋露重,归帆影里载乡思。
其五
长溪茶锦接云山,碧浪清芬翠霭间。
雾隐梯田通阆苑,霞披海峤幻仙关。
天开凤尾千层叶,日染龙鳞万顷颜。
手采秋香盈篓晚,几回青垄列崇班。
其六
长溪揽胜古村头,碧海连天映素秋。
彩带牵霞妆盛节,苎麻织月话清愁。
榕枫影里迎宾客,渔火星中起雪鸥。
回首千年盘瓠地,畲歌永唱凤凰州。
其七
罗汉溪流千载功,渔歌晚照入眸中。
鸥衔绿水邀明月,鹭点青滩曳朔风。
影浸苔矶佳果坠,霞熔枫树落英红。
群山两岸埋仙窟,独钓秋波一笠翁。
其八
扶桑阁外彩霞迤,赤岸潮平映古陂。
碧浪浮沉鸥鹭影,红林盘错凤龙枝。
渔舟载月星槎转,妈祖巡安烛火移。
空海遗踪碑碣在,秋花香伴钓丝垂。
附:杜甫《秋兴八首》
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其二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其三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其四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驰。
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其五
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
其六
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
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墙起白鸥。
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其七
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
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
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
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其八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
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
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
简析:林承强先生《霞浦秋兴八首》以福建霞浦壮阔的海疆风物为底色,对杜甫《秋兴八首》这一古典诗歌巅峰之作进行了深具匠心的致敬与创造性转化。这组作品不仅承袭了杜诗严谨的七律章法与沉郁顿挫的审美品格,更在精神内核与意象体系上实现了从夔州秋江向闽东碧海的华丽转场。
其创作特色鲜明
意象本土化重构:杜诗中“玉露枫林”“孤舟丛菊”的萧瑟意象,被林诗“千舟银滩”“民宿灯繁蟹正肥”“滩涂列架紫云涌”等鲜活渔乡图景所替代。妈祖巡安、长溪倒影、渔火星鸥、畲歌凤州等闽地独特风物与人文符号,构建起一幅充满地域生命力的“海疆秋兴图”。
情感基调的转化:
杜诗浸透家国离乱之悲与身世飘零之叹,沉郁苍凉;林诗则在描绘山海壮美、渔耕辛劳之余,更多融入对乡土繁荣的礼赞(“彩带牵霞妆盛节”)、对游子深情的牵念(“归帆影里载乡思”),以及秋日丰收的喜悦(“秋花香伴钓丝垂”),情感更为丰沛多元,时代气息浓郁。
艺术手法的承继与新变
林诗深得杜诗锤炼字句、时空交织、气象雄浑之精髓。如“波浪翻空连地韵”呼应“江间波浪兼天涌”,“落日熔金霞竞飞”媲美“昆明池水汉时功”。同时,其语言色彩更为明丽(“霞光潋滟赛星棋”),意境在苍茫中常透出温暖亮色(“长溪风暖水敲砧”),体现了古典传统在现代语境下的生机。
《霞浦秋兴八首》是古典诗歌伟大传统在新时代、新地域的深情回响与卓越再造。它既是对杜少陵诗魂的虔诚致意,更是以霞浦的山海为纸、时代精神为墨,挥洒出的属于当代中国海滨的瑰丽诗篇,为古典诗歌的当代书写提供了极具启示性的典范。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