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观无上欢喜图及赏析

(2025-08-21 07:27:28)
标签:

文化

杂谈

诗联

分类: 美丽中国

观无上欢喜图及赏析

林承强

 

红衣罗汉笑颜开,颅顶鸟栖图乐哉。

珠串手持观自在,喜行于色佛如来。

 

以下是对林承强《观无上欢喜图》诗的赏析,结合题画诗特征与佛教艺术内涵展开分析:

一、画面意象与禅趣表达

红衣罗汉的欢喜相

"红衣罗汉笑颜开"以色彩(红)与神态(笑)奠定全诗基调。红色在佛教中象征智慧与慈悲(如红衣喇嘛传统),"笑颜开"突破传统佛像庄严肃穆的刻板印象,赋予罗汉人间烟火气息。

鸟栖颅顶的天然谐趣

"颅顶鸟栖图乐哉"以生动细节传递禅机:鸟兽无惧罗汉,暗喻修行者与自然合一之境。此景令人联想丰子恺"日常所见可惊可喜之相皆可入画"的理念,亦契合自然灵性的捕捉。

二、佛家法器的象征深意

珠串与观自在

"珠串手持观自在"一语双关:表层写罗汉手持念珠的修行仪态;深层以"观自在"指向观音菩萨名号,暗喻"观照本心,自在无碍"的佛法真谛。苏轼词"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与此句精神相通,共显超脱烦恼的禅悦境界。

三、诗画交融的意境升华

"喜行于色"的突破性表达

末句"喜行于色佛如来"颠覆传统佛像内敛表情,赋予如来外显的喜悦。这种创新打破宗教艺术的程式化,彰显"人间佛教"的温度。

欢喜禅的现世意义

全诗紧扣"欢喜",呼应佛教"常乐我净"的理想境界。本诗则以笑颜、鸟栖、持珠等场景,将玄妙佛理转化为可感的生活诗意,暗合禅宗"平常心是道"的哲思。

四、艺术手法鉴赏

色彩与动态的鲜活对照

"红衣"的浓烈与"鸟栖"的轻盈形成视觉张力,类似李白"两行高柳,一坡修竹"的构图层次感;

双关语的哲思渗透

"观自在"兼具体态与心性,与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异曲同工,彰显"诗中有禅"的东方美学特质。

结论:题画诗的解构与重建

林承强此诗不仅是画面描述,更完成三重超越:

宗教性人间性:罗汉笑容与鸟栖细节消解神圣距离;

静观互动:"喜行于色"让佛性融入世俗情感;

艺术哲思:借法器与神态传递"即烦恼成菩提"的禅理。

这种创作思路形成跨艺术形式,共构了当代人对佛教文化的诗意阐释。感谢林型浒老师提供画作

观无上欢喜图及赏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