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牙城湾光影及赏析
(2025-08-09 11:29:58)
标签:
旅游美景诗联文化 |
分类: 美丽霞浦 |
清平乐 牙城湾光影及赏析
林承强 撰
潮来汐往,滩上金纹长。虎屿龙亭萦画嶂,凤尾狮头香漾。
日出鹭点鸥翔,月落银洒霓裳。是摄影迷人处,湾涌锦绣诗章。
以下是对林承强《清平乐·牙城湾光影》的赏析,结合霞浦牙城湾的地域特色与词作艺术手法:
一、地域意象的凝练呈现
实景与象征的双重表达
“虎屿龙亭”“凤尾狮头”:直接呼应牙城湾标志性景观(虎屿山、狮头山),同时以“龙亭”“凤尾”赋予神化色彩,暗喻海湾的雄奇与灵秀。“滩上金纹长”:既写实(潮汐在滩涂留下的波痕如金线),亦隐喻渔民耕海织滩的劳动智慧。光影的动态捕捉,“日出鹭点鸥翔”:以飞鸟“点”的动势勾画晨光微曦的轻盈,呼应霞浦“中国最美滩涂摄影胜地”的晨景特色。“月落银洒霓裳”:将月光比拟银纱,霓裳暗指渔排灯火,凸显夜色的幻丽。
二、时空交织的意境架构
时间维度 空间维度 艺术效果
潮汐(“潮来汐往”) 滩涂(“金纹长”) 自然韵律与人工痕迹交融
日升月落 天(鸥鹭)-海(湾涌) 天地人共构的立体诗画
“湾涌锦绣诗章” 收束全篇:将海湾升华为流动的史诗,揭示自然与人文共同书写的壮美。
三、创作手法的三重妙用
通感修辞的渗透
视觉转触觉: “银洒霓裳”中月光如丝绸拂面;
听觉化视觉: “湾涌”暗含潮声如诗朗诵,呼应“锦绣诗章”的意象。
古典词牌的现代转译
沿用《清平乐》双调四十六字的经典结构,但突破传统田园主题,注入 “摄影” 这一现代审美视角(“是摄影迷人处”),实现古今对话。
炼字精粹
“萦”字:云雾缭绕山嶂的缠绵感;
“漾”字:海风送香的空间弥散,激活感官联动。
四、文化价值的深层开掘
此词不仅是风景描摹,更暗含三重礼赞:
生态礼赞:鸥鹭翔集见证滩涂生态之美;
人文礼赞:“锦绣诗章”暗喻渔民与海洋共生的文化积淀;
艺术礼赞:以词作呼应摄影,彰显牙城湾“光影艺术天堂”的定位。
结论:林承强以词为镜,折射出牙城湾作为自然奇观与人文载体的双重价值。其词既延续了辛弃疾《清平乐》的清新格调,更以“光影”为核,为古典词境注入现代审美活力,堪称“诗画山海”的当代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