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七律牙城湾归帆及赏析

(2025-08-09 11:18:40)
标签:

旅游

美景

诗联

文化

分类: 美丽霞浦

七律 牙城湾归帆及赏析

林承强

 

虎屿桥横海色苍,杨溪潮落见金汤。

群鸥影逐云边月,万壑声传竹里簧。

滩上纹如仙女织,矶头浪似雪狮狂。

渔舟唱晚归帆急,一片霞光映水长。

 

以下是对林承强《七律·牙城湾归帆》的赏析,结合霞浦牙城湾的地域特色与诗歌艺术手法,从意象组合、空间构图及文化内涵三方面展开,并引用关联信息佐证:

一、地理意象的实景凝练

标志性景观的精准刻画,“虎屿桥横海色苍”:呼应牙城湾核心景点“虎屿山”与跨海桥梁,以“横”字强化山海交错的雄浑气势,“苍”字凝练暮色中海天的苍茫意境。“杨溪潮落见金汤”:实写杨家溪入海口的潮汐景象,“金汤”既喻滩涂夕照如金汤流淌,亦暗指牙城湾作为海防要冲的历史底蕴(“金汤”古喻城池坚固)。动态景观的视听交响,“群鸥影逐云边月”:以“逐”字勾连鸥鸟与明月,赋予静态夜空以灵动感,呼应牙城湾“鹭点鸥翔”的生态画卷。“万壑声传竹里簧”:将山林竹涛声喻为天籁笙簧,虚实相生,暗合杨家溪“溪光流影山推月”的空灵意境。

二、比喻修辞的奇崛张力

自然纹理的艺术升华,“滩上纹如仙女织”:以“仙女织锦”喻滩涂潮汐纹路,既写实(霞浦滩涂以纹理闻名),更赋予自然造化以神性诗意,延续诗人“锦绣诗章”的意象传统。海洋力量的狂暴塑形,“矶头浪似雪狮狂”:将礁石区巨浪比作怒啸雪狮,与“狮头山”地名形成双重隐喻,凸显牙城湾“湾涌锦绣”的壮美与险峻。

三、时空交织的人文画卷

劳动场景的诗意定格,“渔舟唱晚归帆急”:化用《滕王阁序》典故,以“急”字浓缩渔民抢潮归航的辛劳,与诗人联作“渔舟唱晚天来月”形成互文,强化海洋生计的时空延续性。光色交融的永恒意境,“一片霞光映水长”:以“长”字收束,使霞光水影延展为无尽时空。此句既实写霞浦“中国最美滩涂”的日落奇观,亦暗喻劳动成果的永恒价值,与“锦绣诗章”的创作观照。

四、创作手法的传统创新

对仗工稳而气韵流动,中二联“群鸥影逐”对“万壑声传”,“滩上纹如”对“矶头浪似”,严守七律格律,却通过动态动词(逐、传、织、狂)打破板滞,展现“杨家溪水潺潺去”的流动美学。地域符号的典故转化,全诗将“虎屿”“狮头”(牙城湾核心地标)等现实符号,融入“金汤”“仙女”等文化意象,延续诗人“米槠奇木映山幽”的在地书写策略,使风物承载历史纵深。

结论:山海协奏的劳动史诗,此诗以牙城湾实景为纸,以海洋文明为墨,通过 “地理意象实写—自然神力幻化—人文精神升华” 的三重递进,完成对渔耕生活的礼赞。较之同类作品《牙城湾晨曲》的清新短章,本诗以七律的庄重体式,将“归帆”符号升华为 “人与海永恒博弈”的史诗性象征,彰显林承强“以古典格律写现代山海”的创作高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