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林承强
林承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8,785
  • 关注人气:9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钟辘轳格及赏析

(2025-08-04 11:47:50)
标签:

美景

诗联

文化

杂谈

分类: 格律诗和楹联

诗钟辘轳格及赏析

——“吟·社”辘轳格

林承强

 

作赋吟诗弘雅韵;

聚朋结社志华文。

 

注:辘轳汲水,两只桶一上一下,高低错落。若上句嵌于第三字位,下句必嵌第四位。称之为“三四辘轳”,以此类推。

 〇〇嵌〇〇〇〇

 〇〇〇嵌〇〇〇

 

以下是对林承强《“吟·社”辘轳格》诗钟的赏析,结合诗钟规则与文本内涵展开分析:

一、格律技法:精准契合辘轳格规范

嵌字位置严谨

根据注释“三四辘轳”要求,上句第三字、下句第四字需分嵌题字“吟”“社”。本联中:

上句“作赋吟诗弘雅韵”:“吟”字嵌于第三字位(〇〇嵌〇〇〇〇)

下句“聚朋结社志华文”:“社”字嵌于第四字位(〇〇〇嵌〇〇〇)

完全符合辘轳格“高低错落”的嵌字规则,如辘轳汲水时两桶错位升降的意象。

平仄与对仗工稳

平仄:依《诗钟通则》正格“,”,本联平仄为:

作(仄)赋(仄)吟(平)诗(平)弘(平)雅(仄)韵(仄)

聚(仄)朋(平)结(仄)社(仄)志(仄)华(平)文(平)

尾字“韵”(仄)、“文”(平)符合“上仄下平”的收尾规范。

对仗:“作赋”对“聚朋”,“吟诗”对“结社”,“弘雅韵”对“志华文”(动宾+偏正),字面工整,意义呼应。

二、内容立意:文人雅集的精神升华

双线勾画文人风骨

上句“吟诗作赋”:以创作活动展现个体才情,“弘雅韵”强调对高雅文化的传承。下句“结社聚朋”:以群体联结凸显同道追求,“志华文”点明共铸中华文脉的宏愿。二者形成“个体才思→群体使命”的递进,呼应辘轳格“齿轮咬合”的协作意象。文化符号的深层隐喻,“吟”象征文化创造(如《诗经》“吟咏性情”),“社” 暗含组织传承,二者共同构建文人“立言立德”的精神图谱。“雅韵”与“华文”互为表里,既指文体之美,亦喻文明薪火,赋予钟句历史厚重感。

三、艺术特色:简约中的意境张力

时空浓缩的镜头感,“作赋”“聚朋”以动态场景切入,瞬间激活文人雅集画面;“弘”“志”二字以动词提挈境界,将具象活动升华为文化理想,契合诗钟“锤炼极致”的美学追求。古典语汇的现代转译,用“弘雅韵”“志华文”等凝练表达,既承袭文言韵味(如《文心雕龙》“志足而言文”),又传递当代文化自信,避免生僻典故,体现“词意新巧”的文体特质。

四、辘轳格的独特价值

此联精准实践了辘轳格“错位嵌字”的核心规则(下句嵌字位比上句低一位),且三四位置处于诗句腰部,如蜂腰蓄力,使“吟”“社”二字在视觉与韵律上形成“顿挫-推进”的节奏感,深化了“雅集”主题的动静相生之美。

总结:林承强此联以技法之工稳、立意之弘毅、语势之凝练,将“吟·社”二字铸为文化精神的铆钉。辘轳格不仅是形式齿轮,更成为驱动“个体才情”与“群体使命”咬合运转的文明轴心,堪称诗钟“斗巧竞博,境致双雅”的典范之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