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林承强
林承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8,785
  • 关注人气:9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水调歌头赞黄寿祺先生及赏析

(2025-07-16 19:55:03)
标签:

美景

诗联

文化

杂谈

分类: 美丽霞浦

水调歌头 赞黄寿祺先生及赏析

林承强

 

洙泗遗风远,闽水育贤才。

六庵担笈北上,归执教坛台。

廿载春秋砥砺,半部群经要略,桃李满江淮。

译注周天象,平议百川来。

 

守方姚,承嗣白,醉书斋。

诗文典雅,国粹词选见襟怀。

最是传灯不倦,更著清诗合集,唱和越蓬莱。

易理通今古,德业共云开。

 

这首《水调歌头》以磅礴词韵勾勒黄寿祺先生的师道精神与学术成就,可从以下角度赏析:

一、师道传承:儒家文脉的当代延续

上阕以"洙泗遗风远"开篇,将黄寿祺的学术渊源上溯至孔子讲学的洙泗流域,"六庵担笈北上"暗含其早年负笈求学的经历,而"归执教坛台"则凸显其扎根闽地、传道授业的本土情怀。词中"廿载春秋砥砺""桃李满江淮"形成时空张力,既展现其数十年如一日坚守讲坛的毅力,又以"江淮"地理辐射象征其教育影响的广度,呼应古代书院文化中"门生遍天下"的师道理想。

二、经学深耕:经典诠释的现代突破

"半部群经要略"化用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暗喻黄寿祺对《周易》等经典的深度研究。词中"译注周天象"指向其以科学视角阐释《周易》的天文历法研究,"平议百川来"则展现其博采众长的学术胸襟,如同百川归海般融汇古今学说。这种"通古今之变"的治学境界,在"易理通今古"一句中得到诗性升华。

三、文脉赓续:诗学传统的双重继承

下阕"守方姚,承嗣白"凝练概括其学术传承:既承桐城派方苞、姚鼐的义理考据之法,又接续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的现实关怀。"诗文典雅""国粹词选"形成互文,既指其《清诗三百首》等编选工程对古典文学的梳理,也暗含其创作中"典雅而不失灵动"的艺术追求,如"唱和越蓬莱"以仙山意象喻指学术交流的超越性。

四、人格写照:学者风骨的诗意呈现

全词巧妙嵌入"书斋""传灯"等意象,构建出学者"板凳甘坐十年冷"的精神画像。"醉书斋"""非耽于物欲,而是陶渊明"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治学痴态;"传灯不倦"借用禅宗灯录传统,喻指其学术衣钵的代际传递。结句"德业共云开"以云霞为喻,既赞其德行如光风霁月,又暗合《周易》"云行雨施,品物流形"的哲学境界。

赏析要点:双线结构:明线写人生轨迹(求学-执教-著述),暗线贯注《周易》阴阳哲学(如"周天象""百川"的乾坤对应);用典艺术:历史典故与学术术语的文学转化(如"担笈"化用《晋书》负笈游学典,"蓬莱"糅合道教仙境与学术圣殿双重意象);词牌选择:《水调歌头》长调容量与学者厚重人生形成形式共鸣,跌宕句式暗合学术探索的起伏历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