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水调歌头·池澳海上田园咏(依毛滂体)》及赏析

(2025-07-02 11:46:51)
标签:

旅游

美景

诗联

文化

分类: 美丽霞浦

《水调歌头·池澳海上田园咏(依毛滂体)》及赏析

林承强

 

万顷琉璃镜,千笼卧波涛。

浮沉摇影,金滩银带舞鲛绡。

鲍入渔舱漏夜,冷藏车驰大道,生活涌新潮。

潮平海天阔,喜气接云霄。

 

晒渔网,融暮色,听笙箫。

古钟犹震,鸥鹭惊上碧云梢。

且看兵防暗道,已化游人栈道,沧海变廊桥。

谁道蓬莱远?此处即仙谣。

 

《水调歌头·池澳海上田园咏》赏析

一、意象与意境营造

词作以万顷琉璃镜开篇,以琉璃镜喻海面澄澈,勾勒出辽阔宁静的海上田园画卷。随后金滩银带舞鲛绡化用神话意象,将海带比作鲛人所织的轻纱,赋予自然景观浪漫色彩。下片晒渔网,融暮色,听笙箫以简笔描绘渔村生活,暮色与笙箫交织,烘托出闲适悠然的田园氛围。

二、时空转换与视角流动

上片聚焦海上劳作场景,从鲍入渔舱的深夜捕捞到冷藏车驰大道的现代运输,展现渔业生产的昼夜不息;下片转向暮色中的渔村生活,由古钟犹震的历史回响到游人栈道的当代景观,时空跨度宏大。末句此处即仙谣将视角从现实拉升至仙境,形成虚实交融的审美层次。

三、动静结合的艺术张力

词中浮沉摇影鸥鹭惊上碧云梢以动态笔法表现海浪起伏与飞鸟掠空,而晒渔网”“化廊桥则定格静态场景,动静相生中凸显渔乡活力。兵防暗道沧海变廊桥的对比,更暗含时代剧变中的动态平衡。

四、历史纵深与时代新变

古钟犹震暗喻历史遗韵,兵防暗道化游人栈道直写军事遗迹向文旅景观的转型,呼应沧海变廊桥的时空重塑。这种古今对话既保留渔村文化根脉,又彰显乡村振兴的现代性,形成独特的史诗气质。

五、主题升华与情感表达

末句谁道蓬莱远以反问颠覆传统仙境想象,将海上田园升华为当代人心中的理想之境。喜气接云霄”“此处即仙谣等句,以磅礴笔调抒写对渔乡新貌的礼赞,传递出对生态文明与人文发展和谐共生的深切讴歌。

总结:此词以瑰丽意象构建渔乡画卷,通过时空腾挪与历史透视,展现传统渔业与现代生活的交融。全词兼得豪放与婉约之气,既有万顷琉璃的壮阔,亦存听笙箫的细腻,堪称新时代田园词的代表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