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安溪县楹联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贺联

(2025-05-10 23:09:53)
标签:

旅游

美景

诗联

文化

分类: 福建风景篇

安溪县楹联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贺联

林承强

 

湖头茶韵烹联,问鼎靠真功,攻擂凭实力,卅五耕耘频折桂;

云顶溪声入对,扬名一脉香,载誉双行玉,万千蹀躞再登峰。

 

贺联赏析:这副贺联以安溪县特有的"湖头茶韵""云顶溪声"为意象载体,通过精巧的构思与典雅的语言,既回顾了学会卅五载的辉煌历程,又寄寓了对未来发展的殷切期许。全联形成跌宕起伏的节奏感,犹如茶汤的起伏与溪水的奔流,在平仄相间中展现出楹联艺术的独特魅力。

上联以""为媒,彰显实力积淀。"湖头茶韵烹联"起笔不凡,将安溪铁观音的烘焙工艺与楹联创作巧妙类比——""字既指茶叶制作中的杀青工序,又暗喻对联字句的反复锤炼。后续两个五言分句"问鼎靠真功,攻擂凭实力"形成工整的自对,以"擂台赛"的意象凸显学会在竞赛中"硬实力取胜"的特点。结句"卅五耕耘频折桂"中,"折桂"典故的运用,既暗合茶乡桂花飘香的特质,又昭示着学会在各级赛事中屡获殊荣的成就,一个""字凝练地概括了三十五年的厚积薄发。

下联以""为喻,升华艺术境界。"云顶溪声入对"与上联首句形成空间呼应,云雾缭绕的茶山与潺潺溪流,共同构成安溪的文化地理标识。溪水叮咚自然融入对句,暗示学会创作扎根乡土的特质。"扬名一脉香,载誉双行玉"中,"一脉香"既指茶汤的香气绵长,又喻示楹联文化的文脉传承;"双行玉"则形象化地展现对联艺术的精粹,如同两块美玉相映生辉。末句"万千蹀躞再登峰"中,"蹀躞"一词源自《楚辞》,形容小步攀登之态,与"茶马古道"的意象暗合,传递出"虽已至高处,仍向更高峰"的进取精神。

此联最显著的特色在于地域文化与楹联艺术的深度融合。作者巧妙化用"湖头""云顶"等地理标识,将茶叶烘焙的"火功"与对联锤炼的"文功"相通,使溪水的自然韵律与对联的平仄规则相谐。在修辞上,"烹联""入对"的动词运用新颖精准,"折桂""蹀躞"的典故化用不着痕迹,而""""等意象的叠加,更赋予楹联创作以嗅觉与触觉的通感体验。全联既是对过往成绩的礼赞,更是对"立足本土,勇攀高峰"的文化宣言,堪称地域文化团体贺联的典范之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