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臻俗解《道德经》第三十章】
(2025-04-07 17:08:14)
标签:
中华吉祥命名馆原创 |
分类: 道家秘籍 |
【原文】:“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元臻俗解】:“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以道佐以天下”,是老子创作的一篇兵书。“佐人主”,是辅佐君主的意思。“兵强天下”,用武力强占天下。“其事好还”,用暴力统治天下,暴力一定会报应过来。这一句是说:以道辅佐君主,来维护统治,就决不会使用暴力手段统治天下,否则,天下还会以暴力还回来。就是“即以其人之道 ,还治其人之身。”历史上秦末时期的陈胜吴广农民大起义,就是因为秦朝实行的暴政而引发的。因为有压迫必然就有反抗,官逼民反,就是这样的道理。“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师”,指军队,大军。“荆棘”,指苁生的杂草灌木。就是说军队所到之处,就已经被践踏荒废的不成样子了。国民党统治时期民间流传一句话:“水旱蝗汤四大害。”其中“汤”就是指国民党的汤恩伯部队,这个部队所到之处烧杀掠抢,民不聊生。这样的军队所到之处能不“荆棘生焉”吗?“大军之后,必有凶年。”这一句是“师之所处,荆棘生焉”的继续与进一步强调。“大军”,是指大的部队。“凶年”,指荒年和灾难。象禽兽不如的倭寇军队,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还残绝人寰地使用毒气弹和细菌弹,绞灭无辜的中国百姓。这样的魔鬼大军所到之处不但“必有凶年”,而且能灾祸一个时代!贻害整个中华民族!
“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善”,是善于,巧用。“有果”,指达到获胜的效果和目的。“强”,逞强,好胜。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善于用战略战术达到战略目标的人,只会适可而止,是不会逞强好胜恋战的。一五六二年十月的中印自卫反击战就是一个很好的战争范例。这场战役的主战场主要在西藏,新疆两个自治区的边境地区。中国边防部队英勇作战,以劣势装备,通过一个月时间的激战,终于战胜了印度军队的优势装备。既维护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又在国际社会中展示了中国军队的强大实力和坚定立场。所以,我国已经达到了“善有果而已”的战略目标,教员指示前线果断撤军,“不敢以取强”地恋战和再战。这就是伟大的军事战略家教员的大手笔!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矜”,在本文中指自尊自大,自我夸耀的意思。“伐”,砍伐,攻伐,攻打,攻击。也可解释为夸耀,自夸。“骄”,骄傲,骄横,自满,骄纵等。“不得已”,没法不这样做。“强”,好胜,顶点。这一句的意思是说:既然取得胜利了,达到了自己的战略目标。胜利后就不能自尊自大,不能自我夸耀,不能骄傲自满。因为这场战争是自卫战争,是正义之战,是不得已而为之,所以,取得胜利了,已经达到了自己的战略目标,就不能再逞强恋战了。“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壮”,是强壮,强盛,顶点。“不道”,不合乎“道”,就违反了自然规律。“早已”,是早死,很快灭亡的意思。这一句的意思是说:无论什么事物达到最强壮的时候,就是开始衰退的时候,衰老的时候。把事情做到极致,是不符合“道”的的规律的,是会更快结束灭亡的,这就是物极必反的道理。熟悉太极图的朋友就会懂得阴最盛的时候,就是阳的开始;阳最盛的时候,就是阴的开始。
《道德经》第三十章中主要告戒人们这样几个问题:其一,从统治天下说起,告戒统治者,不要施行暴政,否则,政权还会丢失于暴政。其二,以军队为例强调处事应当平和怀柔,才不致于造成荆棘丛生的荒废和“必有凶年”的天下灾殃。其三,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留有余地。“话到唇边留半句,做事七分正当处。”就是复合自然规律的处世之道。其四,老子谆谆教诲人们,当你做出成绩以后,千万不要自尊自大,自我膨胀,不要骄傲自满,老子天下第一。胜利是因为你遵守“道”的法则才完成的。最后再次强调物极必反,弓满易折,器满易倾的道理。
前一篇:【元臻俗解《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后一篇:【神垕古镇】